婺源县城自抗战后人口减少。县城只5000余人。弦高街因人口减少而至大多商铺关门歇业。南门街从商铺逐渐多改为民居。解放后照相馆就在今南门街65号偏东位置,也就是虹井斜对面。婺源县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开有照相馆 ...
婺源县城自抗战后人口减少。县城只5000余人。弦高街因人口减少而至大多商铺关门歇业。南门街从商铺逐渐多改为民居。解放后照相馆就在今南门街65号偏东位置,也就是虹井斜对面。婺源县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开有照相馆,主人姓金绰号金胖,名金志鸿。传说照相器材由庆源詹福熙提供。店在先儒街去西培里口第三间。到了1952年后,迁南门街虹井斜对面。到1956年公私合营,照相器仍由金家营业。婺源照相馆,有一幅老寿星肖像。鹤发童颜,银须尺长,相貌堂堂,和善可亲!县城花甲龄市民,想必皆见之。然,其人详细,实鲜为人知。和佬穆,姓穆名忠义。湖北,神农架人氏。家中独子,父母双亡。有破房,无有田地。旧军队抓其作壮丁,无牵无挂,倒也不觉得什么!当兵十年,厌战矣!部队在余干驻扎,趁不备,逃走也!只是盲目乱走,逃到婺源蚺城。见婺源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故羁留蚺城。初来举目无亲,囊中无钱,靠人施舍度日。住在别人均不敢住的破玄帝爷庙内。后来见安徽磨菜刀匠常来,仿其工具模样,做起磨剪子,镪菜刀事体。安徽人口喊!磨剪子啰!镪菜刀!然,穆忠义从不呼喊,只是笑容可掬,帮人磨刀。徽人要讲价钱,然,其从不计较,给多少是多少,不给也不生气,其实人多善良,常送其衣食,菜粮。时蚺城人稀活少。只夠其维生,从来不饱。故饭食乃杂煮,一年四季都吃这稀菜饭焉!说来也怪!穆忠义从不生病。一天一天过去,到花甲龄后,白发苍苍,然,面色红润,蓄须老长!故县人取其绰号,和佬穆!和佬穆从未沾过女人,如此邋遢光景,当然娶不到老婆。和佬穆从不偷盗,也从未与人争吵斗殴。其说话声音特轻,行动迟缓。衣服鞋子补了又补,但也算干净。当然,县人均不知其真实情况,只是听其述说。疑识文化。因其低调做人,夹着尾巴,历来均不调查此孤寡糟老头。其身世实为谜也!和佬穆近百岁而终,寿星也!说起这照相馆,本是程家宅第,照相馆只是近街门面,里面浩大。光墻圈院有十张麻簟大。这屋疑建在清代,访到其后裔程一振林先生,先生近耄耋之年,云这屋到了其祖父就存在,祖父名程药芝,昔在先儒街虹顺杂货店当管账先生,到了其父程关玉,先读书学业完成后待业就解放了。因原因划了成份,这屋就不给其家人住。后归房管所,最后拆除做了婺源县中医院一部份,后来又拆除再建成今之夫子庙。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8-11-23
2018-12-25
2017-01-11
2017-03-16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