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筑城为国,后县皆筑之,故有县城一词。汉之國字,中国人均会写,细细研究会有发现,一方框是代表城墻,内一人(口)一戈(古代一武器)抵御外侵,这就是国。古人造字何等形象!中国城墻历史悠久,部落防守,四面夯 ...
古筑城为国,后县皆筑之,故有县城一词。汉之國字,中国人均会写,细细研究会有发现,一方框是代表城墻,内一人(口)一戈(古代一武器)抵御外侵,这就是国。古人造字何等形象!中国城墻历史悠久,部落防守,四面夯土成墻。后用砖石砌成。筑墻为城。当然最有名数秦朝,万里长城。有城墻,要进出,必要城门。也称作关。山海关,玉门关等。婺源,城墻,最早筑于唐代,约在公元九零零年前后。每朝代,均有维修加固,为砖石结构。现依稀可见之城墻少之又少。只剩下瑞虹,保安两城门洞,可以看见。本有锦屏城门可见,二零零零年后,建茶文化公园,掩埋不见。婺源县城墻,城门,现见之为,清光绪年间重修。共有城门八处,分别是,东门,曰锦屏。小东门,曰瑞虹,南门,曰环带。小南门,曰嘉鱼。西门,曰宝婺。小西门,曰弦歌。北门,曰璧月。小北门,曰保安。婺源并非军事要地,古时产粮不足县人吃食,除煤矿,其它矿产尚未开釆。粮,财均没得掠夺。建城防御只不过对付,流寇,窃贼。主要起到,保一方平安!筑墻为城,成为历史,看残存城门洞,追忆过去。婺源,古来封闭,交通极其不便。山林茂密。人较稀少。野生动物繁殖旺盛。猛兽数虎!常有老虎吃人,伤人发生。清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虎群至境,虎患至婺源死伤二百余人。乡民无奈,焚山驱虎。烧毁树木亿万株!然,县城未有死伤。功归城墻保护。时,逢夜早关城门。虎亦无法进城。七十年代,城墻已毁,仍传趁城里人下乡割禾,有只虎误入县城。所幸未伤人。故婺源县城,除城之用处,又多一防兽功能。华南虎在江南已销声匿迹。婺源再未有虎闻!今吾摄得瑞虹,保安两门,供朋友欣赏!研究历史,追忆过去,乐在其中!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8-11-23
2018-12-25
2017-01-11
2017-03-16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