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七夕,蚺城晨凉缘台风焉!吾本欲赴甲路湖山遊访。路遇表妹夫黄君,邀吾同去洙坑,帮衬拍摄纪念其婺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照。吾当然喜乐而隨之。天佑路西首江泽民画像下,已聚人逾半百。年皆近古稀,老当亦壮,丝 ...
戊戌七夕,蚺城晨凉缘台风焉!吾本欲赴甲路湖山遊访。路遇表妹夫黄君,邀吾同去洙坑,帮衬拍摄纪念其婺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照。吾当然喜乐而隨之。天佑路西首江泽民画像下,已聚人逾半百。年皆近古稀,老当亦壮,丝毫无老碜之相矣!吾倒想起东汉末魏王曹孟德诗。 步出夏门行之龟虽寿 众皆欣喜,隨之乘车前往百里之外西南乡许村镇洙坑村。洙坑村乃是红色教育基地,当然承志而去瞻仰。然此群学子倒不独为此而赴洙坑村。这班毕业于上世纪1968年8月17日(因文化大革命运动而推迟一年)除部份农村户口学生归乡,而一部份城镇户口学生亦隨时之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分配到许村洙坑一带。追忆半个世纪前之往事矣!良骥继红,活动一日,喜庆学子晚请来恩師俞芷苓。師生见面,记忆犹新,合影敬酒,其乐融融。喜庆圆满结束,余兴未尽而祝愿每年皆庆乎!隨文浅谈婺源中学。婺源本千年书乡,近代改新学替代旧学。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婺源始创办私立初级中学。县人清末名儒,清末婺源最后一名进士江峰青子江家瑂等创办私立紫阳初级中学。江家瑂办初级中学,校址偏东,原崇报书院内,办高中时,由程昌镐同朱家协商,借用邻西一墙之隔的朱夫子庙,然后打通,因高低不同要造十多级台阶入校园。故高中班学堂设朱子庙内。首任校长乃江家瑂乎?而继之校长乃吾堂姑父董钟汉。又名董达仁。其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时紫阳初级中学,分初一初二初三班。这学校亦是今天佑中学前身。创立高中班乃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7事变后,紧接8,13淞沪会战,历时三月余,中日不宣而战,抗日战争爆发,长江三角洲上海等城市相继沦陷。婺源藉在京,沪,皖,浙等地之大中学校師生纷纷返回婺源躱避兵祸战乱。日后载入教育史册之人比比皆是。毕业生有大同大学物理系程馀庵,浙江大学生物系江芷,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董钟甫,东南大学生物系程贻青,金陵大学英语系江玉彬,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吴继曾,国民党政治学院余焕庭。上海美术学院江家熊,留学日本董枢,董芸夫妇,程昌镐,程昌国,江理如等,他们皆是三十而立之年高材生。皆生机勃勃,热情洋溢焉!一时间诸多精英荟萃蚺城,文化气息顿浓也!时值抗战,通貨膨胀物价飞涨。众多学子相聚,感旷日闲居,生活拮据,相互无不叹息焉!中有人找到暢和尚程昌镐。要其想想办法,谋个职业矣!程昌镐民国二十年(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机械工程系,也是避战乱来婺源蚺城,其家在婺源中学傍。昌镐倡议何不在婺源初中设高中班,诸多大学毕业生師资不成问题,一是大家有事做,二是对家乡教育发展有好处,富余人家为避子抓壮丁,生员定无问题,众举程昌镐着手筹备,其赴省城几经交涉,终获省教育厅批准。后征得朱氏宗族同意,逐将高中设朱夫子庙内。与初中学园相通,将原初中扩充为完全中学,校长由原初中校长董钟汉任,程昌镐任教务处主任。不久又加入大学毕业生,查景韩,胡家仁,程耘萍,孙笙文,陈维江等,婺源中学之師资不曰绝无仅有,然属不多矣!今之天佑中学,战时婺源高中乃是其前身,桃李满天下也!吾只是浅谈古,有误敬请谅解。人生难得两个五十年。同窗学友庆毕业五十周年,人生也只有一次。能相聚喜庆就是幸事。龙山赠诗一首,以表祝贺。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8-27
2018-04-21
2017-09-28
2018-05-23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