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才能达到一定普及。近来对古文化重起话题。影响着中国近千年之徽州文化,在原徽州一府六县得到火热之讨论和传承。近日在婺源徽州学研究会徽信网,有安徽休宁汪老師发一古石桥名供讨 ...
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才能达到一定普及。近来对古文化重起话题。影响着中国近千年之徽州文化,在原徽州一府六县得到火热之讨论和传承。近日在婺源徽州学研究会徽信网,有安徽休宁汪老師发一古石桥名供讨论。古石桥铭富胃二字,然这胃字下月字少一横。这字认什么字?有何解?聊天说找了大学教授,查了大字典,还翻了婺源各个版本之县志后通过光绪八年县志可以确定是富胃桥,说问题只解决了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一胃字下月字少一横,到底是什么说法正在由专家学者定夺。吾也参加了这次群聊,提出了我个人肤浅看法供参考。因这古桥名不是独例,吾遊访婺源乡村也曾发现一座古石桥,情况与此相同,待后谈。今先浅说这富胃桥。婺源方言称胃曰肚(方言读堵音)古今多不说胃而说肚,肚与肚(念堵)指肚皮,用堵音肚指猪肚,肚里饱。肚腸肆肚(念堵音)故婺源人古代很少用胃字。由此反思这胃字应是胄字去上出头减下一横。应该称富胄桥而不是富胃桥,胃字少一横应是题名者有意去一横,说不是胃字之意。应胄字古代一般用在甲胄上,胄念宙音,指士兵头盔。其实这是个象形字,上半是一由字,乃是一顶上有尖角之头盔。下月指肉身。胄字有另解,指后代义,诸葛亮草庐对,就有将军既帝室之胄。由此推断解富胄之富裕后代。或富裕后代。这古桥富胃二子,胃字少一横,这字字典上也无,吾看由胄字演化传门少筆划乎?吾观点说是富胄桥。有杨先生解说,梓坞水口桥叫“富胃桥”。这个桥名我跟汪红兴老师讨论过多次。没有完全搞清楚。看了群里的讨论,受益颇多。但有一点大家都没说及:为什么冑字不出头?我认为是教导族人要踏实做人,不要富了就自吹自擂,自以为了不得。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任何时候要有涵养,才能活得实在。月里少一横一一要虚心。正好与不出头相照应,表达同一个意念。吾认为也有道理。这少筆划加筆划谓桥名婺源还有。前两年吾遊访婺源梅林占坑,有一小村名田里村。这村有一古小石拱桥,桥铭積善橋。有村中近八十岁程老问我,这古桥一直传称積善橋,而古怪是这積定下本应是貝字,而桥上铭天亦是月字,少下两撇。而善字下口上加了一撇。请教我是有这写法乎?吾同其曰,这两字乃尔上人有意加减筆划,其实就是積善橋三字。与你传代称積善橋并无异议。只是上人为何这样写,吾才疏学浅也无法解。古徽州文化也分有仕大夫文化与平民文化。说此田里程氏是平民文化似乎讲不出道理。这田里村小石拱桥旁原有豪居,是明代蚺城程御史在田里建别墅。享受田园生活,此程御史传说是七星官,位高权重。古代建有豪华程氏宗祠,前置八只八角旗杆礅,边有一井二名白石分金井。古代这官可是有文化,将橋题名,定不会错写字。只是加减筆划定有含义焉!故吾说这橋文化不属平民文化。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只供参考。关于研究更谈不上,有错误请众君谅解之!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4-07
2017-10-26
2017-11-27
2017-12-30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