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里下村,明安遊记谈!

2017-11-17 17:24
原作者: 程龙山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蚺城西门出将达梅林处,左手边今有一牌坊立一八角亭旁。牌坊上书一都二字。这就是去一都岔路。进七八里,有村在一拐角处,有棵千年古樟伫立在溪岸,传说古昔有一四五层高八角亭阁在千年古樟边。这村称下村,其实古称 ...

        蚺城西门出将达梅林处,左手边今有一牌坊立一八角亭旁。牌坊上书一都二字。这就是去一都岔路。进七八里,有村在一拐角处,有棵千年古樟伫立在溪岸,传说古昔有一四五层高八角亭阁在千年古樟边。这村称下村,其实古称明堂里。自葉姓,程姓分支去六房,明安,因村在溪之下端,故称下村,是近代破封建迷信而将明堂里改下村乎?近代下村近八十户,四百人。据县地名志载,唐代中叶(约公元717年)邑内江湾中平葉东远在明堂里建村。后有蚺城西门外齐家岸程姓迁此。按唐代中叶计算,明堂里乃是1300年之古村矣!婺源葉梦得子孙在此已四十三代乎?因一都叶氏多已撰文,今只浅说这支程姓。据载,这支程姓从齐家岸迁来,齐家岸程姓乃是仁洪分支。下村程姓亦属婺源湘公程,许村仁洪古代也称三溪里程氏,今仁洪尊程湘公外,另尊芳公,茂公。是湘公五代孙。明堂里下村尊仁洪芳公茂公乎?下村程氏来明堂里确切年代吾今无资料证实,据吾研究定不晚于宋代乎?明堂里下村溪上里余,有一村称明安村。据载,明安村在溪北侧山下,近代三十余户,约二百人。广平程氏宗谱载,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00年前后)有当地明安里(今下村)程尚隆分支建村在此,取明堂里程氏在此安居乐业意焉!明安程姓居此四百二十年,传十四代。尊婺源湘公程三十九世祖。吾访明安程姓老者,程老曰,明安不远叫黃荆木,明末有高砂岭下(凤岭)程姓来此。见山下长有许多黄荆,按古代堪舆风水学曰,长黄荆之处乃旺善之地。黄荆乃一權木,抽条犹为指粗,黄荆汁黄,散发一种药味清香,古昔婺源人做酱晒蒸熟豆,多取黄荆带叶枝条覆盖之,云,驱种等效焉!婺源车田古称黄荆墩,洪氏也尊这一堪舆风水黄荆说。择长黄荆地建村,婺源其他姓氏也尊也!程老曰,昔时明安也有程氏宗祠,建在一称刘家坞处,当然离明安很近,刘家坞早无人居,而程氏宗祠也毁矣!关于明堂里下村与明安,荆源程氏祖,村人多不明了。云是湘公程,祖在仁洪。吾今浅说之。 婺源始祖乃是唐代乾符年间(870年)时婺源镇将。官至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上柱国。桑梓后居三溪里仁洪。仙逝葬仁洪,古昔有湘公穆(墓谐音)祠。何谓三溪里?指梅源水,沥崌水,浚源水三溪也!仁洪(仁宏)也称箬岭。湘公长子程全礼,自父仙逝,移居仁洪之下建村名何暮村(和睦桥村)全礼公袭父湘爵位,唐代龙纪年间(公元889年)任光禄大夫检校御史中丞,上柱国。居和睦桥村,到了程嗣恭,乃是湘公长孙。从三溪里何暮村迁长径村,到了嗣恭公长子程思伯,从长径移居太子桥。到了湘公五世孙,思伯公之子程芳,由太子桥回迁何暮里仁洪也!(注,文学作品,只供参考补遗。有误请谅解)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1760 回复0
上一篇:
武口香田村遊记谈!发布时间:2017-11-16
下一篇:
齐家岸遊记谈!发布时间:2017-11-18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6 07:03 , Processed in 0.036716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