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制坦村访九十二岁翁记!

2018-10-27 17:04
原作者: 程龙山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装制坦只是地名,近代有内里村庄黄柏坑村民迁此做屋,有人住皆是村焉!装制坦就在今婺源著名景点,丛溪庄园旁。从公路南插只几十米。而我亦从丛溪庄园大门对面由茶厂去装制坦。去装制坦乃是访九十二岁程金成老翁。慕 ...

        装制坦只是地名,近代有内里村庄黄柏坑村民迁此做屋,有人住皆是村焉!装制坦就在今婺源著名景点,丛溪庄园旁。从公路南插只几十米。而我亦从丛溪庄园大门对面由茶厂去装制坦。去装制坦乃是访九十二岁程金成老翁。慕名而访。有朋友说,你去访一双目失明瞎子,他能知多少历史事?其实不然,婺乡言传文化浓郁,只要老不糊涂,就是少文化不能说他少知识。沿田堘到装制坦里余。有妇在溪塘洗菜。吾询程金成住那?事也湊巧,妇就是翁之媳。姓王漳村人。已逾花甲龄,对人热情也孝敬公爹。我自报山门与金成翁交谈。十年前翁由黄柏坑搬来与儿子住。失明在七十岁时。八岁就为地主放牛,年轻时是作田一把好手。未读过书,对黄柏坑历史只是言传。黄柏坑建村在明代建文年间(约公元1400年)已有六百二十年历史。程姓村庄,来自高砂岭下。篁墩程氏尊婺源唐代始祖程湘。是湘公二十六派之凤岭派。与山后楊坑程是共一支。楊坑本是北宋末,天波府一楊家将后代居此而谓名楊坑。只住几十年。南宋有岭下程姓迁楊坑里面建程村。到了明代有程忠惠与程养园俩兄弟,翻岭来到长有黄柏树之坞坦开荒造田。岁末焚烧草木,待来年正月初头俩兄弟来此仍见有火燃,扒开见炭火通明,逐煨红薯在炭灰中,熟当昼饭。兄弟认为此地风水佳好,后兄程忠惠结庐于此居歇。谓名柏源。到了清代嘉庆六年,此支程氏旺盛也!竖起程氏忠惠公祠。旺财旺丁。程金成翁只谈这些也算不错。知程翁信息乃是来自黄柏源村程先生。程先生近五十岁。书文亦可算优。知我访金成翁后,就将五年前访金成翁记录发了给我。原文照录。柏源,民國年间有程公灶喜,生于一八七O年故于一九三八年享年六十八岁。幼时进过私熟三年,四书五经略知一二,抄过乡音字義。不惑之年妻子早故。膝下三子,长子品斋,次子锦斋,三子瑞斋。相依为命,生计艰难。灶喜公一生酷爱戏曲堂会,喜欢闹热。为人和善,名扬四邻八鄉。每当有东家相请,有请必去。有回延村十字巷一妪八十寿庆,相请之。当时灶喜公正在土名曰,外石硚耘田,唱堂会时间是后日。田已耘好一半,本应讲后天堂会,今日把田耘好,不误后天的热闹,可灶喜公怪猴急的,堵了田塝,把草木灰担了回家。急于安排人手,旺林公在埕上湾头锯柴,他气喘吁呼地赶到埕头湾头通知联系。听说和尚君在上源掘茶草,于是他又马不停啼地追到上源当面交待。几个搭当都联系交待好之后才回家。中饭是自己弄的,干鱼细虾,锅巴油香。罗鼓过锤,自打自唱,打金技满堂福,开声练习。民國以前,交通不便。往县城路,翻山过岭。灶喜公每次去县城办货,皆与邻里讲,问别人要带买什么。去时几个铜钱,一根扁担,来时担子可重了,少讲百把斤,有洋油,有食盐,有咸鱼,有土产等等。一路歇气一路流汗。到家之后,一家家送去,计洋找零。偶尔还有弄错赔钱的事。太累了他也会喃喃自语,下次不帮带货了,过些时日又忘了疲劳。照带不误民国廿十几年,红军探子扮磨剪铲刀人在婺源探打军情,在柏源饿得慌,灶喜公给饭吃后又拿油锅巴。红军探子很感谢。后来红军队伍路过灶喜公家门口,有兵油子用枪托打大门,那个吃过锅巴饭的人站出来说,这老人蛮好的,别伤害他家。我访金成翁,感其双目失明可怜。媳孝顺仍感生活窘迫,这是我第一次请求救助,如有能力网友看此文后伸出援手,龙山不胜感谢!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1248 回复0
上一篇:
千年古镇高安镇!发布时间:2018-10-26
下一篇:
访丛溪汪家隨记谈!发布时间:2018-10-28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5 22:00 , Processed in 0.059585 second(s), 4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