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蚺城沿景白公路西去百余里就是赋春镇。婺源人习惯于叫赋春冲田,两村只隔一条杭溪水,也称赋春水,源发高垯尖,经源头,岩前到赋春。经盘山下曹村,小港注入星江。不知者说赋春冲田共一村,以古姓氏分,溪东冲田齐 ...
从蚺城沿景白公路西去百余里就是赋春镇。婺源人习惯于叫赋春冲田,两村只隔一条杭溪水,也称赋春水,源发高垯尖,经源头,岩前到赋春。经盘山下曹村,小港注入星江。不知者说赋春冲田共一村,以古姓氏分,溪东冲田齐姓聚居,溪西赋春吴姓聚居。赋春在吴姓未踞入时就有人伫婺浮古道间做路客生意,先称富村。到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有古坦莒莙山吴姓分支来此。相传赋春吴氏始祖以春景赋诗而名赋春。赋春近代三百六十余户,1700余人,传说古代称千烟。吴姓居赋春八百三十年,约传二十八代。今浅谈这支吴氏祖。古坦莒莙山村,古代也称莒溪。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1年)有歙县篁墩吴少徽后裔吴圣迁此建村。因见溪丛生莒,莙二水草,故名莒莙山,村也称莒溪村。其实这莒莙另有隐意,纪念春秋吴王。吴圣有二子,吴文翼,吴文忠。这吴氏兄弟共生有九子,其中一子名吴显。在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0年)官至右仆射。之九吴姓皆是京官为表九子封公,敬仰吴氏九公故后莒莙山也称九公山。到后老九公告老还乡,仍将九公山改莒莙山,显吴氏之谦卑。吾访莒溪村,多不懂吴显京官是什么官职?只知官大。今浅谈宋代这右仆射官。仆射,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之长官。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乃是个广泛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名皆废。故魏晋南北朝至宋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五代至宋代沿袭唐代后期之制。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均为宰相。徽宗时又改宰相为太宰、少宰。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名左右仆射,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72)又改名为左右丞相,后即无有仆射之名矣!吴显右仆射就是右丞相也!如此小山村住这隐居丞相。在婺源也属罕见。莒莙吴姓近代八十余户四百余人。这支吴氏迁此已逾千年焉!居此1,056年。尊98世祖,属吴王夫差七世孙孙西汉长沙王吴芮后裔,这是远祖,近祖尊新安篁墩吴少徽,吴圣又是婺源莒溪祖已传三十六世祖。赋春地大物博,自古就是通商名镇,因与景德镇浮梁毗邻,商业特繁荣。今景白公路通过处并非赋春古村,古村在杭溪水畔,村中古宅仍存,明代有武官名吴光,官至万户总(万户侯)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281年)吴宪文进士任奉新,靖安知县,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吴鸣盛任玉山知县升知府。下中云吴姓乃是赋春分支,古代也有文武官员。解放战争年代赋春出了个吴国栋(陈国栋)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也是赋春吴氏之骄傲!今赋春逢泰平盛世,何止千烟。镇扩大犹为城市,全靠党的恩泽!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8-27
2018-04-21
2017-09-28
2018-05-23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