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乡汪坑遊记!

2017-10-14 17:00
原作者: 程龙山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汪坑村古称汪源,就在湾潭河余对面只里余路焉!隔河相望,汪潭,汪坑。今有石桥通双槎,疑为一村矣!汪潭是汪氏首踞,后衰由龙尾江姓重建村更名湾潭。而汪坑原称汪源,也是后衰由武口王姓重建称汪坑。吾遊湾潭顺遊汪 ...

        汪坑村古称汪源,就在湾潭河余对面只里余路焉!隔河相望,汪潭,汪坑。今有石桥通双槎,疑为一村矣!汪潭是汪氏首踞,后衰由龙尾江姓重建村更名湾潭。而汪坑原称汪源,也是后衰由武口王姓重建称汪坑。吾遊湾潭顺遊汪坑。过石桥桥头标名汪坑村,而石桥铭汪源大桥。进村就遇王老。其云这支王姓由武口王村分支,来之年代古老,无人知确切年间矣!今汪坑仍保留完整武口王村王氏宗谱,也完好保留下王氏祖容像,乃是坐一靠椅上王氏祖画像,其云珍贵矣!因时间紧亦未去看宗谱与容像。王老曰汪坑古昔有王氏宗祠,汪坑王氏是否有中举进士为官者,王老亦不知矣!吾据资料记,汪坑建村乃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王姓居此三百三十余年,传十二代,而汪姓居此乃是近千年乎?认武口王村为首祖地,然在清代康熙年间由之上隔近西岸村迁来矣!进村中见有另一王老坐一幢豪居古建门坎上。吾上前用婺源方言询,尔姓王(读楊音)乎?近八十王老答,不姓王(羊)姓王(其读王为大王之王音)这在吾访婺源王氏村庄读大王之王音,这是第一次。蚺城,中云,武口,王村等村读姓王为姓(楊音)说起这支王姓吾浅谈之。武口王姓比王村王姓早来婺源。婺源两支王姓,山东琅琊王,山西太原王,只是新安王氏之分别焉!按天下王氏出太原之说,恐新安琅琊王与山西太原王皆同属远祖乎?新安琅琊王乃晋代王羲之伯父后裔。婺源王氏多山东琅琊王,只中云,港头是山西太原王乎?唐代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有歙县篁墩王姓来这星江西畔建村,谓名王村,居1140年传三十八代。王姓居这双河汇合口之上,农耕伴读,兼做木行生意,可教丰衣足食乎!婺源一县志有记载,家人团聚七十载,五代同堂美誉徽州也!南宋末年(公元1278年)有王村王廷钊,官至殿中待制?一门五代团聚七十载矣!王村古代进士为官者多,王汝舟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进士任剑州,建州,虔州知州。王愈在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8年)进士任信州知州。兼秘阁修撰。古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富贵荣耀焉!王廷钊前面提过?明代,王村为官者有数,明初有三,任给事中,州判官,卫经历,知县焉!清代王村无进士为官记载。访汪坑王氏,询王老缘何村古屋不多,是否古代遭太平军焚烧,王老讲,太平军倒是到过汪坑汪湾,并未烧屋扰民。并说出一古代传说。云太平军从县城到晓起而到汪坑汪湾,进汪坑村问一妇,去山坞是否有村,妇正在打草鞋给溪头娘家用来祭奠先父用,草鞋长二尺,不是用来穿着,乃是祭品。妇隨答之,曰有十八窠。太平军误听为十八国,又见妇打草鞋这般大,恐此去十八国人高马大难对付,故从原路退去江湾,经芙蓉岭去塔山下休宁矣!今汪坑老人讲,从古到今数现在生活好,幸福安康全靠共产党也!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相关阅读

粉丝0 阅读1443 回复0
上一篇:
溪头乡湾潭村遊记谈!发布时间:2017-10-13
下一篇:
溪头乡里塔坑遊记谈!发布时间:2017-10-15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6 03:01 , Processed in 0.037891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