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首见婺源县城全貌老照片,县城之美引起吾无限遐想。选这一险要地形作县城真乃聪慧也!婺源县治本在清华镇,后因安史之乱后,婺源县治乃不设防之城池,故后选婺源数址,传说,城口,城村,沙城,皆准备作重选县城址 ...
昨首见婺源县城全貌老照片,县城之美引起吾无限遐想。选这一险要地形作县城真乃聪慧也!婺源县治本在清华镇,后因安史之乱后,婺源县治乃不设防之城池,故后选婺源数址,传说,城口,城村,沙城,皆准备作重选县城址,最后汪武定县治,于弦高建蚺城,隨后县治从清华镇迁弦高至今,其间故事亦多,吾看古人选弦高建蚺城对焉!今撰文浅说婺源县城与镇将记。教人也浅识婺源焉!婺源建县乃是因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洪真谋叛,结营寨于鸡笼尖与朝廷抗衡焉!朝廷发兵三年讨平。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农历正月初八置设婺源县。县治在清华镇。传说古也称清化县名乎?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0年前后)有谏议大夫,宣歙观察使洪经纶兼婺源镇将乎?后卒葬段莘官坑村矣!161年后。县治迁弦高镇(今之蚺城紫阳镇)唐代大中年间(公元840年)婺源曹门汪氏汪道安,任御前二兵马使,兼婺源镇都虞侯。坐镇清华镇家居曹门焉!汪道安卒葬三都村后山上,今墓已废毁矣!到唐代乾符年间(公元874年)新安歙州程元潭,忠壮公程灵洗裔孙,因隨兄程澐灭黄巢有功,擢歙州牙将,后又因程湘平灭新安山越再立功。程湘封公赐爵,官至检校工部尚书,银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兼婺源镇将,选婺源三溪里仁洪居,卒葬仁洪,仁洪之上里余湘公墓中,今湘公墓与湘公祠皆已被焚矣!其长子程全礼袭程湘爵位,于龙纪元年兼婺源镇将。封光禄大夫。检校御史中丞,上柱国。隨后有曹门汪武。任歙州游奕使镇定婺源,县治仍在清华镇。因歙州刺史陶雅暴征赋税,民不堪生,汪武率民抗赋税,汪武用私财在弦高建木栅城堡,抗拒陶雅矣!后因为朝廷战事有功,升节度押衙,检校司空。隨后在弦高创建地垣,蚺蛇港首尾作埧,使原四面皆水之弦高镇变三面环水矣!隨之将县治从清华镇迁弦高也!汪武兼婺源镇将。次年歙州刺,陶雅借故将汪武杀害。县人为纪念汪武建汪司空庙祭奠焉!汪武殆乃是唐代(公元902年)到唐代天祐年间(公元904年)新安朱环领七府兵马使,入踞婺源兼婺源镇将。隨之朱温灭唐,朱环羁留婺源。当起茶院公,家居蚺城与西坑,萃葬香田,今三都近今博物馆边仍存有朱环古墓焉!到五代十国,婺源先在吴武义元年(公元919年)隨歙州隶属吴。到南唐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吴亡,婺源隶歙州也!次年,南唐昇元二年(公元938年)刘津率关西兵15000人来婺源镇守,刘津为婺源镇将。后南唐灭。婺源于公元960年归宋。(注文中照片是八十三岁程登云先生拍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9-24
2017-04-20
2017-05-30
2017-02-16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