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水村吴姓只两户,吴文赞是其中一户。其来考水乃是落难逃来焉!吴文赞祖居莒莙山,祖上也是进士为官者。谁家能代代当官,代代荣华富贵。到了吴文赞早已回归农耕生活。吴文赞成家后,父母双亡,靠祖上留下几亩薄田维 ...
考水村吴姓只两户,吴文赞是其中一户。其来考水乃是落难逃来焉!吴文赞祖居莒莙山,祖上也是进士为官者。谁家能代代当官,代代荣华富贵。到了吴文赞早已回归农耕生活。吴文赞成家后,父母双亡,靠祖上留下几亩薄田维生。兼种山生活勉强可过。娶得妻子貌美,不久生下一女。一家三口苦中乐焉!谁想祸事来矣!抗日结束,内战骤起,县国民党夜来莒莙山抓壮丁。吴文赞被抓去当兵矣!吴文赞入伍三年,多思念家中妻儿。加之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趁乱逃回婺源莒莙山。到家屋空人无,打听知妻亡女儿送人。吴文赞悲痛欲绝也!本是逃兵,留莒莙家中,日后定又生祸殃。只身盲目往婺源西南乡躲避,另寻安全地居歇焉!一日走到考水村头,坐石拱桥凉亭歇气。不想连日颠沛流离,受风发烧矣!无奈到村边扯了几把禾桿在亭中住下。待病稍微好些再走。次晨凉亭来一老者,见吴文赞卷缩在稻草中。推酲吴文赞,询为何来考水歇凉亭中?吴文赞见老者慈善,故将遭遇告知老者。老者是考水村胡氏族长兼保长。知吴文赞苦难,询吴文赞是否愿留下?说这石桥凉亭自古就有人烧茶水惠路客。只是近来无人愿干此事。古代胡氏捐银造亭者兼买下亭对面山坞田一亩,免租金给烧茶水者也可种山坞田糊口矣!老者说,如愿意可留下住石桥亭中,种山坞田总比四处流浪强。吴文赞愿意也!不久解放。吴文赞属外来考水村赤贫之人,以“救苦救难救穷人”为口号的共产党,其土改驻村工作队故发展吴文赞首批入党并让其一同参与土改工作。因苦大仇深被划为贫农成份的吴文赞,在考水村理所当然分得了住宅与良田,重新娶妻成家。吴文赞感恩共产党解救其脱离苦海,在土改工作中特别积极肯干,被提拨为村长。后调往中云区方村棉花场担任场长,后又提升为中云行政区副区长。至到五十年代末,吴文赞因在被抓壮丁时耳朵受过枪伤而发作,听力严重下降而影响领导工作,因此一再向组织辞呈回家,在未获批准情况下离开岗位三年才转回组织关系。回乡后一直务农,至到七十三岁病故。生有五子一女,除老大仍在考水传承家业,延续香火外,其余子女均在外面工作或创业。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8-09-07
2017-05-22
2017-06-26
2018-05-01
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