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城文筆路遊访隨记谈!

2018-9-19 20:22
原作者: 程龙山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过蚺城西门大桥,南岸左拐就是文筆路。文筆路当然是缘此山岗上有文筆而谓名。何谓文筆?今国内仍存十余座文筆,而皆佛儒融合之佛塔。而婺源文筆最早乃是独尊儒道焉!故婺源几座古老之文筆倒不是佛塔。中华文筆最早见 ...

        过蚺城西门大桥,南岸左拐就是文筆路。文筆路当然是缘此山岗上有文筆而谓名。何谓文筆?今国内仍存十余座文筆,而皆佛儒融合之佛塔。而婺源文筆最早乃是独尊儒道焉!故婺源几座古老之文筆倒不是佛塔。中华文筆最早见于南北朝,因尊宠文房四宝,废纸废筆不得隨便丢弃。造一座两人高砖砌形似毛筆状之高炉,下端有阙口,用来焚毁废纸筆,有敬斯文也!后来到唐代,将高炉造高犹如四层楼高之尖状筆形塔,名文筆塔。多砖砌实心,作文曲星下凡用,与地近焉!蚺城文筆八十岁上下人多未见着。吾只是听汪鸿彬先生与汪任清先生父亲说。这两汪老皆九十余岁终。到今近百岁焉!其二人说恐较真实乎!古代婺源蚺城文筆在星江河南侧。环城诸山总名锦屏山。而文筆筑冠偑山上。夺冠夺魁教人敬偑焉!今数百年古樟伫星江下坞垄村前头,乃是古昔南门板櫈桥之南畔。左鱼袋山,右冠偑山。鱼袋山缘星江南门洲里河湾名鱼袋而名。古代禁渔,里湾鱼多,故名鱼袋乎!而古人将鱼与儒而谐音意,也说文筆塔下儒生众多也!传说明代建冠偑山上两座筆,一文一武名文筆武筆。砖砌筆尖犹为四五层楼高,实心不得临顶。伫立于冠偑山上。汪老讲,文筆顶古代长一棵水果树,落下果实犹如桂圆,古代就说奇异,桂圆生南国,婺源长桂圆树乃是痴心梦想。汪老讲剥去薄壳,肉与味皆象桂圆焉!这文武筆隔星江与孔庙之上天香亭相望。天香亭本是文昌阁,因下有孔夫子庙而名天香亭。孔庙原建于唐代,只是宋,元两代重修膳,到了明代孔庙扩大,而成儒学。婺源县志载,孔庙最初建于唐代,宋熙宁二年(公元1070年)将东门学宫迁西门孔庙,名先師庙。到了明代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大规模改造先師庙。先師庙扩大,改名儒学也!天香亭也是同时重修建乎?天香亭吾在上世纪六三年见过。亭有三层,吾见时已空空如也!俩汪老先生倒还原天香亭传说。三层天香亭内四周阁上供许多砖石菩萨。下层乃木雕犹如人大菩萨。这中有尊菩萨是活动的,门一开菩萨动,因吓着童稚,后拆除焉!天香亭中层有一尊木雕魁星,模样披头络腮胡样如鬼神。站鳌龙鱼上。手持毛筆点星江对岸之冠偑山上文武两筆。此鬼神名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今文筆,孔庙,天香亭皆毁矣!留下只有传说记忆。文筆传说已失踪八十年乎?而文筆路只是记忆此处附近曾经有文筆塔。婺源乃书乡,古代敬孔夫子,朱夫子。蚺城古代两文武筆塔皆儒道尊宠物,与国内其他佛儒融合文筆塔有区别乎?独尊儒乎!(注,儒学老照片取自公众号江湖一萍。孔庙上八角亭是天香亭。另古亭不是天香亭,乃汪元亨先生收藏之上溪文昌阁老照片,这阁很象我63年见过的天香亭)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1410 回复0
上一篇:
遊岭下说凤岭隨谈记!发布时间:2018-09-18
下一篇:
高砂石头村寻古韵!发布时间:2018-09-20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5 23:00 , Processed in 0.037630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