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云镇去龙山公路,去二三里有岔路通黄岗庙一带,在新屋村与霞港之间又有岔路上几里就是孙家与坦头村。这两村皆大多姓孙。孙家可是千年古村,而坦头村只六代,由下面孙家分支而去。据县地名志载,孙家伫中云镇南偏东 ...
中云镇去龙山公路,去二三里有岔路通黄岗庙一带,在新屋村与霞港之间又有岔路上几里就是孙家与坦头村。这两村皆大多姓孙。孙家可是千年古村,而坦头村只六代,由下面孙家分支而去。据县地名志载,孙家伫中云镇南偏东,距镇十四里。进里余亦是坦头村。近代(指1983年前后)两孙姓村庄共十四户,八十三人。邑内源头孙姓迁此,已三十六代。县地名志载源头村,唐代源头村屋蚺城八景之一,绣溪源头。唐代乾符一一文德年间(公元874一一888年)有广东罗浮山孙姓在此建村,居1130年,传三十九代。最近有孙姓网友提供婺源孙姓较详细记载,今记如下。孙氏迁居婺源是在宋初,始迁者名孙文质。据新安名族志记载,婺源孙氏之先世居青州。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青州麻子乡有曰孙万登者,任金吾上将军。从岭南道节度使康承训领師平交趾。七年凯旋。道经海宁(今休宁县)爱风土之性,遂家黎阳乡之唐田。孙万登四世孙曰孙文质,字守彬,为池州副使,以征讨功,授宣武节度使。来镇新安(歙州,徽州)摄婺源,因家蚺城东门。明弘治,徽州府志云,孙文质有四子九孙。曾孙三十一。卒谥宣义公。孙文质传七世有曰孙兴者,由国子正字历官宣议大夫。因厌市井尘杂,遂由蚺城东门卜迁婺东湖溪(今湖村)十二世有曰孙儒者,号竹溪翁,值元季兵乱迁绣溪(今源头村)。另有后裔孙以道,明初迁居蚺城西街兴孝坊。今婺东境内,青垓山,浤溪(江灣上坦),井坞,上晓川(上晓起)新屋,读屋泉,王坦,银峰孙家,霞港孙家(即今遊记之中云孙家,坦头)楊坑孙家,湯村街等村的孙氏,皆为孙文质之苗裔。这资料可贵,可作婺源孙氏记载也!吾遊访中云镇孙家,两逾古稀孙老倒讲出祖宗事。孙家古称西溪。也称西坑孙家。与坦头孙同属一支。遵婺源三十六世祖。西溪孙姓由湯村街孙姓分支。尊孙文质为婺源始祖,婺源县志载,孙文质,北宋建隆年间(约公元960年)任御史中丞。西溪孙姓宗谱已失,疑明清在此建村,农耕伴读。也做生意,传说古代西溪有一户葬了个好风水,曰,兔儿望月。后代亦迁去乐平兴旺发达也!两孙老云,别看今孙家人少,古昔多迁外埠。孙家倒记住祖父是锡字行,父是呈字行,今已到标字行,其他亦不知矣!孙家同婺源其他乡村一样,普建新楼,而古宅只存低矮旧民居,这带田地有三百多亩,也是婺源粮仓也!祝婺源孙氏兴旺发达。(注,文学作品,只供参考,有误敬请谅解之)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8-27
2018-04-21
2017-09-28
2018-05-23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