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源梅家遊记!

2017-7-11 17:28
原作者: 程龙山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梅家在长源干田与张家之间,古乃东上文公山必经之地。这村亦古老,建村亦后于之上之干田矣!近代梅家二十余户百余人口,古代婺源中云镇下槎梅家有梅泽意,于南宋景定癸亥年(公元1263年)迁徙到此建村,称长源梅家。 ...

      梅家在长源干田与张家之间,古乃东上文公山必经之地。这村亦古老,建村亦后于之上之干田矣!近代梅家二十余户百余人口,古代婺源中云镇下槎梅家有梅泽意,于南宋景定癸亥年(公元1263年)迁徙到此建村,称长源梅家。已754年传二十五代乎?梅家自南宋朱熹祖母葬文公山后迁来乎!伫此官道驿路间,做些路客生意,兼农耕种山自来皆丰衣足食矣!近代开通公路,破除宗族迷信,梅家近代盛产茶叶,香菇,木材,也算富庶之山村也!梅姓在婺源不算多,今梅姓多忘记梅氏祖事,吾访下槎梅家,上梅洲梅家稍知些梅家历史事,今遊长源梅家浅记婺源梅姓,供参考焉!这支梅姓尊梅氏八十六世祖,近祖乃是尊梅良玉乎!郡望属汝南郡。到唐代中期,长安城梅伯高任吏部尚书,因得罪丞相卢杞,险遭灭门之災。后其子梅良玉历经磨难,帝驾崩,得新帝昭雪,袭父封位,成汝南郡梅氏旺族。到了近唐末,黄朱乱,梅家有子孙来新安篁墩。到北宋这支梅姓有人出任饶州知府,后来婺源定居,先歇太白梅田乎?据下槎梅家老者又说是两兄弟同迁婺源,兄弟分歇下槎与梅田乎?梅家古代居中云下槎疑在北宋。下槎并非梅姓首踞。首建村乃是唐代由太子桥边之周家分支建下槎村。周姓怨太子桥周家风水是畚箕形,畚箕口朝外不善焉!后选下槎也不中意,恰到北宋时,梅姓买下下槎居矣!池塘,宗祠,居屋皆由梅家用钱买下。周姓说风水不算好,而梅亦家说是风水宝地,各持已见矣!梅家倒识货,下槎梅家后果多中举进士当官,村有八字门,贵为京官,荣耀焉!古代八字门梅氏宗祠门口,就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警示牌。另一传说云风水宝地,乃是古代一埸瘟疫袭下槎,下槎近在咫尺有二村,下槎梅,下槎金,瘟疫让下槎金几乎灭族,而下槎梅亦只几人得病亡,梅家仍族存兴旺也!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0年)下槎梅霜任福建市舶司提举。到南宋下槎梅姓分支长源梅家。到了明初(公元1368年)婺源绿茶走俏,长源梅家又有分支到上梅洲种茶。上梅洲梅守正乃是长源梅姓分支来也!村建潋溪水洲旁故谓名上梅洲村,然,时恰有梅树开花在洲上说焉!上梅洲四十户二百余人,后有王姓迁来同居。故有后之婺源著名品牌,上梅洲茶。长源梅家风景优美!值得一遊,梅姓也属古文化姓氏。祝梅家兴旺发达!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1125 回复0
上一篇:
遊江家坞浅谈蚺城维公程!发布时间:2017-07-10
下一篇:
大王桥村遊记!发布时间:2017-07-12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6 03:02 , Processed in 0.051785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