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淡语话朱熹(二)

2010-11-11 11:51
原作者: 方跃明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朱熹出生地--南溪书院 1152年,朱熹任同安主簿,他恪尽职守,颇有政绩,一度使同安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但他看不惯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任期一满便求得一祠监闲职后回家读书,宣扬教化。这期间朝廷屡召朱熹出仕 ...


朱熹出生地--南溪书院

 

    1152年,朱熹任同安主簿,他恪尽职守,颇有政绩,一度使同安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但他看不惯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任期一满便求得一“祠监”闲职后回家读书,宣扬教化。这期间朝廷屡召朱熹出仕,他都以未辨世理需要读书学习为由拒绝就职。1178年,经不住好友们的再三劝说,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上任伊始,恰逢南康遭受大旱,朱熹精心组织,妥善处理,终于使南康未饿死一人而平安度过灾荒。却因为奉诏上书陈述时弊,直言相谏的缘故,得罪了孝宗皇帝。三年期满,朱熹再度以祠监之职回家。1181年8月浙东饥荒,孝宗又启用朱熹,任命朱熹为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朱熹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还让地方官员铲平了奸臣秦桧的祠堂。由于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侵犯了当权派的利益,于是当权派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又被解职还乡。1187的朱熹重新出山,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赣县)江州(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这个时候,朝廷奸佞失势,政治比较开明,理学也得以弘扬光大,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当时南宋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在此期间经常评论时政,对朝廷多有批评且措辞犀利,终于使宁宗皇帝对其的不满情绪日益扩大,被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逐出朝廷。又一次使朱熹用理学治国救民的愿望落空。到了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等人的排挤被罢相位,韩又以朱熹曾参与赵攻击自己的活动为由,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史称“庆元党禁”。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一律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还乘机指控朱熹十罪,欲置朱熹死地而后快。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朱熹墓-建阳黄坑

    “庆元党禁”使朱熹的晚年更加凄苦,当时全国是一片腥风血雨,仇视理学的邪恶势力权倾朝野,大有将理学赶尽杀绝之势。朱熹的处境十分困难,经常四处避难,时刻都有性命之忧。但他对自己真理和事业的的追求却矢志不移,仍然坚持著书,四处讲学,直至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他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他有孔子之才却比孔子更为窘迫。直到死后的第九年嘉定二年(1209年)才受到朝廷的肯定,诏赐遗表,谥曰文,追赠中大夫,又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一生的主要著作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小学书》、《通鉴纲目》、《诗集传》、《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宋名臣言行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家礼》、《近思录》等。此外,还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后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等。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527 回复0
上一篇:
世界第一长人詹世钗发布时间:2010-11-17
下一篇:
浓情淡语话朱熹(一)发布时间:2010-11-09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6 01:08 , Processed in 0.147807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