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春节习俗

2010-12-23 13:30
原作者: 程进彬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婺源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不同,也让婺源的习俗不同于徽、赣,婺源的习俗有着徽州习俗在里面,同时又融合了赣习俗在其中。 婺源的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正月十八才算是结束,春节从开始到结束近四十天时间。从腊八开 ...

      婺源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不同,也让婺源的习俗不同于徽、赣,婺源的习俗有着徽州习俗在里面,同时又融合了赣习俗在其中。

      婺源的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正月十八才算是结束,春节从开始到结束近四十天时间。从腊八开始,店家就要吃“腊八饭,收帐过年了。至今,婺源有不能欠帐过年的说法的。

      真正春节的重头戏是从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勤劳的婺源女人用长柄扫帚将家中所有板壁上的蜘蛛网、尘垢等清扫一遍,随后将锅盖、水缸盖等木竹制用品及瓷器等搬到河里洗涮干净,拆洗被褥,家中亮堂堂的焕然一新,干干净净迎接新春的到来。

      腊月二十四开始杀年猪,婺源农村的家家户户要杀年猪了,杀年猪前,猪的主人会先上柱香,先操度猪的灵魂,希望早日投胎。杀年猪时,屠夫先将一碗猪血泼在门上,然后开膛。热情的婺源村民有谁家在杀年猪,就会延请亲朋友好友前来喝酒助兴品尝“杀猪饭”,其热闹非凡不亚于年夜饭。杀年猪有个忌讳的,就是在腊月二十四的前一天不得杀猪。

      接着就准备“炒米片”(即冻米糖)、“糖子(麦牙糖)”等过年的食品了,这时候走在婺源乡间,空气中弥漫着炒南瓜籽、葵花籽、花生、黄豆、番薯梗、炒米等馃子的香味,龙山、中云一带的节日零食是油炸或炒制的“米脆”,而沱川、段莘、大鄣山、一带特殊的节日零食——“苞芦松”,油炸得金黄的,又香又脆(这是为了过节吃的零食,亲戚朋友来家做客招待用的)。

      腊月二十四过后,女人们陆续蒸好糯米籽糕,包好粽子,裹好野艾粿,作为过年时的点心,还要做豆腐,赋春一带还有着打年糕的习俗(过年打年糕就是"年年高、步步高")。

      大年三十前两天,每家每户张帖春联、中堂、门对等,衬托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女婿提着塘鱼、肉、酒之类往岳父母家中端节了。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除夕中餐婺源的习惯上吃“米糊”的,用豆腐、豆芽、干豆角、鸡杂、腌菜等糊起来,的确是一道不错的美食。

      除夕的下午,一家大小带着供品,上风水“拜坟年”。除夕晚上的团圆餐很讲究的,一家人祭祖过后,照例放串鞭炮,热热闹闹地就餐,年夜饭的夜传统名菜,蒸菜、肉果(肉圆子)、鱼、豆腐糊、青菜等,这些看似普通的食品,很有寓意的,如肉圆子代表团团圆圆,鱼是必须要有的菜,因为一定要"年年有余"等,婺源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婺源的农家也会把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农具很好的清理、整理、安放好来,也会把牛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也会给辛劳了一年的牛弄点好食物。

      除夕之夜,每家每户都会把房间里的灯点到天亮,有"满堂红"之意。会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孩子们是最喜欢"压岁钱",孩子们会把压岁钱放好,天亮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鞭炮和爱吃的零食。婺源人有"贯忙三十夜,静坐初一朝"的习俗,所以婺源会"坐岁",为家人"守岁",为家守着岁岁平安,年年纳福,等待零点钟声响起,全县人民都会燃放爆竹,响成一片好不热闹。

      这就是春节前的准备活动和习俗,来婺源过春节的客人可以参加其中,并与当地的农户共同策划具有婺源特色春节。

      年夜饭前亮点:送灶司老爷、杀年猪吃杀猪饭、做糕点、包粽子、蒸籽糕、打年糕、帖春联、学习做婺源特色美食、吃年饭、守岁等。还有婺源人一般会把婚嫁也放在春节前或春节正月举办,参加婚礼也是十分重要的亮点之一。 

      大年初一是那里都不去的,会自在享受一下节日的乐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为的就是这一天,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就互相拜年、馈赠礼品,这一天也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在婺源的傩之乡——秋口长径,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元宵,都要举行傩仪跳傩祈福、纳吉、求财、兴旺,傩戏有《刘海戏金蟾》、《开天辟地》、《追王》、《后羿射日》、《魁星点斗》等丰富的傩节目。

      正月初五传说是财神的生日,财神生日到来前一天晚上,婺源许多农村家置办酒席,为财神祝贺生辰,初五开始接财神,所以许多商家、店面一定要等待初五才接财神这天开张。初五开张营业的商家,晚上设宴款待店员,称为“定事酒”。民间还有着对“偏财神”五显财神的信仰,传说,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老大被封为显聪,老二被封为显明,老三封为显正,老四封为显直,老五封为显德,五兄弟串起来就是“聪明正直德”,他们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庇佑穷苦百姓。

      初七,是人日。据汉代的东方朔《占书》中记载,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初八为谷。人日是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的,这一天,一般是不出远门,不走亲访友,在家中团聚,家中祭拜祖先,给亲友“端饼”“添丁”。正月里,婺源人外出谋生,有句俗语“七不出八不归”,为了求得在外的吉利,一般选择初六、初八、初十出动,初七是不出门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之始,立春时,在院内墙上贴着“春”字、“福”字,有“迎春接福”之意,并将青菜、葱等菜或花用盆子栽好,红纸围一圈,摆放在堂前,到立春时辰一到就鸣炮,将“接福盆”摆在堂前长条的香椅桌上。看着“接福盆”,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婺源的各个村落都迎板龙灯,正月十三,是起灯的日子,婺源民间的乡村,都会抬着板龙灯出巡祈福。"灯"是"丁"的谐音,迎灯有人丁兴旺之意,所以龙灯每到一处,都是爆竹连声焰花到处响开,祝福人们幸福如意!正月十五是舞龙灯的时间,所以这天都请年青小伙子来舞,这天会十分热闹。有时两条"龙"相会,它们会相互比量,比高、比烈、比强。如果几条"龙"同时相会,那场面真是那个热烈。

      正月十八是圆灯,这天舞龙灯的方式与其他二日舞的方式不同(正月十三与正月十五)。各个舞龙队会极限发挥,等到龙灯结束后,各自会扛着自己的板凳龙灯往家里跑,谁第一个跑到家谁来年一定添"灯"(即添了)。这一天之后,春节就算过完了,农民们就要做春耕的准备工作了。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粉丝0 阅读1459 回复0
上一篇:
浓情淡语话朱熹(六)发布时间:2010-12-24
下一篇:
来婺源过个性新年发布时间:2010-12-26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2:33 , Processed in 0.038942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