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不但为人耿直忠诚而且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累计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但功勋卓著,成绩斐然。他总是努力利用圣人之道设法缓和社会矛盾,尽可能地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广大民众 ...
朱熹不但为人耿直忠诚而且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累计“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但功勋卓著,成绩斐然。他总是努力利用圣人之道设法缓和社会矛盾,尽可能地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广大民众办好事。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一边上疏奏请朝廷减免灾区的钱粮赋税,一边雇用灾民兴修长江石堤,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又解决了灾民的缺食问题。同时奏请朝廷同意采取截留纲运、敦促外地米商及灾区各县上等富户赈粜谷物等措施,使当地30多万灾民平安度过灾荒,饥民称善。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因此朱熹在全国各地多处推行。朱熹还上疏朝廷,立主“恤民”、“省赋”,“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在改任浙东提举期间,浙东一带发生了大饥荒,他每天只坐一辆车,不要手下人跟随,一边指挥救灾,一边微服私访调查时弊,所到之处人们都不及知道。惩处了盗窃官米的绍兴官吏密克勤、借灾抬高粮价的县尉朱熙绩、弹劾了隐瞒灾情、谎报政绩、横征赋税的衢州守臣李峄、元差监酒库张大声等贪官污吏,所辖地区很快变得法纪严明了。对丁钱、役法、酒类专卖等措施,凡于老百姓不利的都一一考察并予以纠正改进。还不畏权贵,连续六次奏章弹劾“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的当朝宰相的姻亲、拟任江西提刑时任台州知州的唐仲友,使其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耕地税额却没有随地一起归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奏除属县无名指赋七百万,减轻总制钱百万”。并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以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但此举却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以至遭到了朝中那些兼并了大量田地的权贵的阻扰破坏和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还提出了“足食之本在农”的主张,强调州、县官吏要以“劝农为职”,提出了不误农时、多种经营、改造土壤、兴修水利、保护耕牛、奖励垦荒、井田新制等以农为本的农耕思想。但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使他的这些能积极消除社会矛盾的主张都不能实现。 未完待续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7-04
2017-01-10
2017-06-25
2019-02-09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