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婺源之行

2010-12-5 23:08
原作者: 游者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去婺源本是很久前的一个愿望,今年趁着有时间的,又借着看世博顺道的线路,便将婺源列入了今年的行程之中。其实到了婺源后才知道,我可以免门票的,真好! 对于婺源来说,今年可能是游人最少的一年,或许是受世博的 ...

    去婺源本是很久前的一个愿望,今年趁着有时间的,又借着看世博顺道的线路,便将婺源列入了今年的行程之中。其实到了婺源后才知道,我可以免门票的,真好!
    对于婺源来说,今年可能是游人最少的一年,或许是受世博的影响,也或许是前些时候有关婺源水灾的报道阻止了一些人的步履。而对于游人来说,这样的时候去婺源,或许是最佳的时机。那古村落的静美,那田园风光的秀丽在清静之中更真实地还原了这个美丽乡村的本真。
    婺源被誉为“最美的乡村”。那大片粉墙黛瓦、马头高墙的徽派建筑看上去的确很美,在清晨的炊烟与黄昏的薄雾中晕染成水墨画一般的印象;那清溪绿水、古木荫蔽的村落,在日影月辉之下铺出金光银辉一般的光斑景致。而对于婺源来说,值得观赏的不仅仅是那些古建筑,那些自然景观,更有沉淀深厚的儒学徽商文化。
    在婺源,你看到最多的是古建筑。那些成片成片的古民居散布在几乎所有的游览景点中。远些年代的如理坑的明代建筑,稍近年代的如李坑、思溪延村、汪口、晓起等村的清代建筑,无不于斑驳的颜色中透出岁月浸蚀的痕迹。
    古徽派建筑有着较为统一的格局与装饰、摆设:一律的马头高墙、飞檐翘角;一式的天井屋漏、镇宅水缸;连颜色都是统一的粉墙黛瓦,连摆设都是划一的“左瓶右镜”、八仙桌椅。至于那些凸显特色的精美“三绝”——木雕、砖雕、石雕,则更是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了。
    由于游人不算太多,许多村落都显得宁静而恬淡,在不时的烟雨之中和日影之下,那些矗立了几百年的古旧宅院更透出一份闲适与从容。理坑是个有着1千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子里基本上都是古建筑的布局。狭窄的青石板巷道曲曲折折,曲曲折折的青石板就是暗的地下水渠道,下再大的雨路面也不会集水。似乎在任何一个拐角之处都曾经发生过故事,似乎每座旧屋里都积淀着厚重的文化。而李坑等村落的古民居多为清代建筑,其装饰上则更为精致华美。村中间的小河溪水清澈见底,微波荡漾,倒影重叠,显得静谧安然。还有那些随处可见的茂盛古木,将村落细细地阴蔽……
婺源的古民居中最具特色的是其雕刻“三绝”——木雕、石雕和砖雕。特别是木雕,那些窗棂护净,那些梁枋雀替,处处能见到精美绝伦的雕刻。雕刻的内容也极其丰富,有渔樵耕读,有琴棋书画,有四时花卉,有明暗八仙,有福禄寿禧,有瑞兽飞禽……其雕刻工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理坑的明代古民居在装饰上较为简洁,雕刻也略为粗朴;而李坑、思溪等清代古建筑的雕饰则极尽繁复精美,令人目不暇接。
    婺源虽为山区小县,但因该地先人好读成风,因而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官宦名士,比如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美谈等。在功成名就之后,这些高官名臣们回到家乡,建起了官厅大院。因而留下了座座“尚书第”、“大夫第”、“司马第”、“天官上卿”等辉煌的建筑……给婺源这个僻静的县区留下了多处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遗产,同时也给这个地方积淀下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婺源以颜色为命名的特产即:红(荷包红鲤鱼)、绿(婺源绿茶)、黑(婺源歙砚)、白(江湾雪梨)。婺源的红鲤鱼和别的地方红鲤鱼不同,但十分好吃,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婺源砚台的工艺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婺源绿茶据说是有机茶,但我不喜欢喝茶,所以也就没有感觉。江湾雪梨只是季节不正确,所以没有吃到,可惜呀!下次一定不放过吃江湾雪梨。
    在那些幽静的古村落,你会如同走进历史的某个镜头里,也像是走在古徽州的画中,似乎听到官轿抬进村时的高声吆喝,似乎听到户院楼上美人靠上美人们的巧笑低吟,似乎看到墙角晃过的广袖高髻、峨冠绶带……历史在这一刻化成了永恒。婺源我还会再来的,等着我!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636 回复0
上一篇:
风与秋天迟到的约会发布时间:2010-12-19
下一篇:
长溪村,世外桃源发布时间:2010-10-21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3:33 , Processed in 0.037762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