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秋天迟到的约会

2010-12-19 20:52
原作者: 风的方向 来自: 游记 收藏 邀请

早已仰慕婺源石城秋色的美景,今天有幸带着一群向往乡间美景的游客准备从石城徙步去长溪(全程古驿道),算了下要走三个半至四个小时,看着这几位中年发福的领导们真的怕他们其中的人坚持不住漫长的行程。 一路上给 ...

 早已仰慕婺源石城秋色的美景,今天有幸带着一群向往乡间美景的游客准备从石城徙步去长溪(全程古驿道),算了下要走三个半至四个小时,看着这几位中年发福的领导们真的怕他们其中的人坚持不住漫长的行程。

一路上给领导们介绍了婺源的概况并与客人互动,全车的热情高涨,以至于车开错了路,一小时十分种可以到的,我们确开了二个多小时,客人说我太投入了。显然对我的过失没有意见!呵 呵

        到达石城看见许多带着高装备的摄影爱好者在不停的变换角度拍摄,放眼望去,黑白相间的村庄在我们不远处的山脚下,未能消退的清晨薄雾若隐若现的轻飘在村庄的上空,还有几棵古老高大的红枫,在清晨太阳的照射下越发的红艳,虽然已过最佳观景期,但景色依然美丽,想起了一句常跟别人说的诗:“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意境,机会难得,好希望能抢到几张好的照片,拿出随身所带的相机,却发现---没电

        领导们显然对摄影没什么概念,胡乱的拍了几张人在景中就催着上路,只是可惜了我,遇到这么好的景色却只能留在心中。进入乡间,无人不说山里的空气清新,一路都是不算宽的石板路,落叶纷纷,小路边上是一条较深的峡谷,只有少量的溪水,想起古时候,远行的商人带着家里的茶叶,树木就从这走出婺源,通往景德镇的,不难想像当时商人的艰辛,一路残破的青石板见证了历史。路边的棕叶长得极绿,而且很少有虫的,随手摘下一片,用来遮挡深秋的暖日,唱着小曲,哼着小调,一路欢快,偶尔遇上一群群驴友,自带行装,比我们更为欢快。半小时后,有些领导禁不住问了;“杜啊,还多久哦!。”“我晕,才刚刚开始呀!”只听得后悔的叹息,还是领队有劲,一路开导,“你们天天坐办公室里,有这么好的机会给你们,应该好好的享受,看,这里的天多蓝,空气多新鲜,那边的水多清,这路都能按摩的呢”就这样,前前后后的,一路走了两个多小时了,看着大家都又累又渴,我说,前面有个路亭,村民会在里面烧水给过路的行人饮用,大家努力哦!果然,所有的人都有了动力。诶,告诉大家吧,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古时确实有村民轮流在路亭里烧茶煮水给过路的客商饮用,但现在公路方便,有多少人会走这绮区的山路呢,所以现在路亭早已无人。但前面有两个小小的村庄,村民也是好客的,只是是有尝服务,一根萝卜一元,一个红薯两元,村民里有些人是一辈子没出过大山的,这一二元钱对他们来说那可不是小数,对我们来说,这比三清山可便宜太多了。补充完体力后,大家精神要比前段好多了,绿色食品白萝卜水份又多,又甜,吃饱后打的嗝都是萝卜味,回味十足。

           一路的劳累终于快结束了,上了一个坡顶,放眼望去,又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乡村----长溪。整个村是山环水绕,错落有致的民居沧桑的古树,无一不勾起对往事的泯想。所有人脸上的疲惫随着眼前的美景而霍然。好象一幅真真切切的乡村水墨淡彩,下一步就人在画中游吧!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670 回复0
上一篇:
路过湖北黄石发布时间:2010-12-25
下一篇:
难忘婺源之行发布时间:2010-12-05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1:43 , Processed in 0.037926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