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黯然婺源行之二

2011-1-27 17:15
原作者: 花开浪漫时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3月27日(周二): 一早起床就见天色放亮,顿觉好运当头。当我们8点准时坐上小面的起程时,太阳公公正懒洋洋地拨开一小片云雾,用他温柔的手多情地抚摩着清新的街面,当然也抚摩着我们乘坐的小面的。好的开始总让人 ...

3月27日(周二):
    一早起床就见天色放亮,顿觉好运当头。当我们8点准时坐上小面的起程时,太阳公公正懒洋洋地拨开一小片云雾,用他温柔的手多情地抚摩着清新的街面,当然也抚摩着我们乘坐的小面的。好的开始总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心里这个开心就别提了,真得谢谢天老爷帮忙了,希望您老一直抚摩下去哦。
    我们临时改变先走北线的行程安排,迫不及待地选择先走东线,为的就是早早能够看到传说中的江岭美景。
    本人感觉:东线景点在所有婺源景点中是开发较早的,相较而言,也是商业气息最浓的。主要景点有李坑、汪口俞氏宗祠、晓起、江湾、江岭风光、庆源等。我们是慕名前往,所以一启程就直奔江岭(庆源因为途程较远,此行放弃)。从县城到晓起的道路整修得很好,特别是在江湾一带,路边更是栽上鲜花无数,毕竟是咱江爷爷的故里啊,怎么看都妆点得有些皇家气派,咱生来贱命,可没福沾这奢华,过而不入,您老包涵。一过晓起却是烂路一条,加之面的避震不好,一路这个颠啊,只听见坐在后排的同伴不停地惊声尖叫,大声喊着:骨头快散架啦!司机大哥说,今年下半年这条路就要修好了,据说,到明年这个时候,看江岭梯田油菜花美景就可能要收费了(汗~~~中国人真能抓钱)我们暗自庆幸,虽然屁股快颠成了好几瓣,毕竟门票钱省了,划算划算。
    一路颠簸,地势渐渐走高。当我们沿着山坡一路而上,陡然间发现车窗外那一片片在阳光照耀下鲜活的金黄,梦里寻她千百度,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儿正以最曼妙的身姿迎接着我们贪婪的目光。知道女人色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么?就是我们看油菜花时的样子^-^
    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天中拍摄菜花的最佳时机,太阳向着头顶方向挪动,无法见到清晨和黄昏光影下江岭梯田最美的景致,对于爱好摄影的我来说,如果说没有一点遗憾那是假的。但是,能赶上这拨油菜花期,饱揽到壮观的美景,我也心满意足了。比起还有许多朋友很早嚷嚷着要去,却无法挤出时间,空把花期都错过,要幸运多了:)


    江岭的梯田地貌使得一片片油菜花地层层叠叠地铺满整个山野,车越往上走,一幅充满色彩的立体画卷便越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司机大哥说,如果再提前一周来,正是旺盛期,这里颜色更浓郁,而经历了一场大雨,难免影响了一些花情。没关系,咱没有比较,觉得已经很知足了:)于是,四个女人如四只蝴蝶一般扑入了花丛……


 临近中午时,在江岭的山坡高地小路旁,已停了不少车子,都是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他们扎着堆拥在一起拍照,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们潜入菜花深处,只探出个脑袋来,摆着婀娜姿态,还不时摘上几枝菜花做手中道具。一群游人唧唧喳喳如麻雀聚集,在菜地拍照留影后如一群蝗虫般卷过,留下一小拨被游人踩得有点七倒八歪的菜地,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人长了点瘌痢头,脑门上难掩班班驳驳。在我近旁,一位正在刨地的五、六十岁老农,严阵以待地望着兴奋雀跃的游客,不时用我们听不太懂的话吆喝,从表情和手势不难看懂,他在心疼庄稼。
    我静静地远望几乎被染成金黄色的山野,偶有小片被白色的萝卜花点缀其间,黄的艳丽,白的娇嫩,横呈着,交错着,缠绵着,在蓝天掩映下,构成了一幅平和恬淡、温馨宜人的田园图画。如此美景当前,对于游客,我想可能仅仅是赏心悦目;而对于农民,则是意味着丰收和希望。真希望城里的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手下留情、脚下留意。

    中午时分,我们赶到晓起用餐(关于此行的吃、住,我后面会有专门介绍)。然后紧锣密鼓开始下午的晓起、汪口、李坑游。
    婺源虽然在江西境内,但其建筑是明显的徽派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在当地听说,婺源百姓有句口头禅:宁做安徽鬼,不当江西人。我想,婺源人并非是对江西存有恶感,而是一种文化归属感使他们更亲近于安徽。从他们的方言听,很难听出江西口音,而是与安徽方言更接近。婺源在近代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行政归属的变化:1934年前,归江西管辖;1934年到解放,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把它划到安徽;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再次将其划到江西。就这么划进划出,显见婺源地处浙、赣、皖三省交界处的特殊性。我想,或许正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婺源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晓起、汪口、李坑都是旅游团的定点景区,尤其是后两个,基本所有旅行团都会去。所幸因为是周二,这些景点游人并不多,我们到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的留影。这些村落,青石板道纵横交错,水道贯通,民居古朴,还依稀得见昔日曾有过的荣耀与辉煌。而今,不能免俗的是,村中商铺林立,许多挂着五彩斑斓的招牌,让我很容易就联想到任何一个江南水乡,只是地点不同而已。中国旅游业总是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当一个景点被挖掘开发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星罗棋布的小摊,推销着众多粗糙劣质的所谓旅游特色产品。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旅游开发的最大附加值。当然,说句公道话,婺源的收费景点与其它地方比,还算没有太过度。我想,这与它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知名度不无关系。用当地政府官员的话说,许多有特色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都是土路),影响了旅游业发展,所以近几年,当地的头等大事就是修路;而对我们这些喜欢自由行的FF来说,它越晚开发越好,因为我们更喜欢看原汁原味的东西,当然,这种想法是有点自私的:)
    在这些定点景区总觉得取景难度很高,不是这里有个店招牌,那里有个小摊子,就是这里电线纵横,那里凉棚错落,也是自己技术差,许多东西躲也躲不开,一并摄入镜头,回来细看,惨不忍睹。勉强发点照片吧。献丑了:)

待续!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793 回复0
上一篇:
春意黯然婺源行之三发布时间:2011-01-30
下一篇:
春意黯然婺源行之一发布时间:2011-01-24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3:31 , Processed in 0.130779 second(s), 3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