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城——紫阳镇

[复制链接]
妙手狂生 发表于 2011-3-14 2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r][td] 婺源县城——紫阳镇
詹德兴整理于2011-3-14
婺源县城紫阳镇是朱熹故里,因为朱熹号紫阳而得名。紫阳镇别名有:蚺城、弦高镇、婺源镇、城关镇。
紫阳镇于公元901年唐朝天复元年成为婺源县治。在元朝至正年间正式修筑城墙,东门叫“锦屏”,南门叫“虹瑞”,西门叫“宝婺”,北门叫“璧月”。又开了四个方便居民的便门分别叫:环带、嘉鱼、保安、弦歌。
县城内原来精美建筑古迹很多。紫阳书院即在朱熹故里基础上扩建,名声极大,很多名人都曾经在此讲学,如户部尚书汪应蛟、吏部尚书余懋衡等,现在仅留下一口“虹井”。其他如各种牌坊有43座,文庙、武庙(原灵顺庙)、文昌阁、天香亭、文笔、岳王庙、城隍庙、社庙、三官庙、水府庙、万寿寺、普济寺、东岳庙、华光庙等等。大多已经破坏。现在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虹井在县城南门街。据说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时这口井气吐如虹,而朱熹出生时此井紫气贯天,所以取名“虹井”,有碑刻“虹井”两大字,碑下部刻有朱松写的井铭:“道寓斯人,如水在地;汲之益深,有味外甘”。朱松号韦斋,所以虹井又名“韦斋井”。以前还在井上建有“虹井亭”。
廉泉在城东门大桥南端老城墙下。据说朱熹带门人游玩至此喝水,挥笔题写“廉泉”二字并立碑在井旁。
西湖函在城西蚺城山与军营山之间,古称“婺源西湖”,为天下三十六西湖之一。为古婺源“星源八景”之一。
现在县城扩建范围很大,老城区正逐步恢复古貌。期待重现古色古香的紫阳镇。
[/td][/tr]

精彩评论4

婺源斌彬 发表于 2011-3-16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虹瑞”的门楼现在还在。
小白 发表于 2011-3-16 1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学习了!
江南怪人 发表于 2011-3-17 21: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婺源摄影人 发表于 2011-3-18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手狂生老师你可以出本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11

发布主题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流水线图形量化交易系统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3:44 , Processed in 0.040971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