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源虹关导游词

[复制链接]
妙手狂生 发表于 2011-3-14 22: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婺源县浙源虹关村导游词
詹德兴2011-1-29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子叫虹关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南北朝时期村子里的主要居民为方姓,浙岭头闻名天下的堆婆塚里的方婆(婺源茶道鼻祖)就是这个村子里的方家媳妇。南宋期间,方姓外迁,詹同举家从附近的宋村迁居虹关,繁衍成现在的詹氏聚居村落。据说詹同迁到这里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故取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该村詹氏后来以制墨为主,在全国各地开设有八十多家墨铺,出现詹大有等许多制墨名家,号称当代“纸业大王”的詹沛霖即出自这里的徽墨世家。这里还出了个清朝名臣詹应甲,为官清正,林则徐亲自为他写了墓志铭。这些徽商、官宦所建造的古建保存完好,向人们显示着昔日的辉煌。
现在我们走进村的这座石拱桥名为“通津桥”。为清朝同治年间村民詹元吉所造。此桥一为便民交通,二为虹关村水口的锁钥。通津桥下这条河叫做“浙溪”,通津桥上游不远横卧河流的大坝叫做“龙门堨”,为清朝乾隆年间村民詹广高创修。涨水时溪水漫过大坝,站在通津桥看去,像是长长的瀑布,称为“通津观瀑”。走下通津桥踏古驿道走近龙门堨所过路亭名叫“永济茶亭”,门额水磨砖上有“白波浸天”四个大字。茶亭是为方便路人休息,多由村民捐资建造,沿古驿道每五里路就有一座,遍布徽州,现在留存的已经不多。过亭前行二十余米就到号称“江南第一樟”的大樟树。古樟高26.1米,胸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民国时村民詹沛弦《古樟吟集》记载此树“栽培远自唐宋前”。 “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树荫虹关数百年,休黟祁歙盛名传。几多词客增诗意,仰视云霞俯听泉。”
过了古樟即进入虹关村居。虹关村有三条贯穿南北的通道,即虹关正街、虹关中路、虹关里路。东西横向的通道有24条:风华路、添灯路、守俭路、新屋溪巷、长人巷、元吉巷、玉监堂巷、书院巷、大有巷、大有溪巷、孝子巷、万安巷、长安巷、斯美巷、彩盛巷、如意巷、厅屋上巷、厅屋下巷、吉祥巷、子云巷、中和堂巷、方寰巷、侔三巷、玉映堂巷。这些纵横的街巷通道把村居分成若干小方块,每个小方块就是一组民居。目前有60余座明清古建。其中保存较好的有:虑得堂、愿汝堂、继承堂、玉映堂、棣芳堂、务本堂、继志堂、六顺堂等等。是徽派建筑的典范。
其中值得一说的是玉映堂。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长人故居”,号称世界之最身高3.19米的詹世釵就出生在这里。这栋房子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合院结构,三层。大门楼为牌坊式,砖雕精美,气派端庄。屋里的地面全堂铺的是平整的青石板。底层有正房四间,厢房两间,中间为天井,为采光和聚天地灵气和财气所用。二层设走马楼,房间数与底层相同。三楼有三间房,设有晒台。长人睡的床为2米长的满顶床,脚端的床头板抽掉,用一只大木箱接着搁脚。也真委屈长人了,谁叫他长那么长呢?
虹关民俗里的“板龙灯”很有名,也很壮观。婺源民俗每年正月十三晚上开始舞龙灯,称“起灯”,至十八日晚上为最后一场,称为“圆灯”,全村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要参加,每人一板灯,其实也是一个村子里青壮年男子的人数确定板龙灯的长度,所以也看做人丁兴旺的象征。虹关的板龙灯有两百多米长,说明青壮年男子多,人丁兴旺。有出门在外不能赶回家的,或者临时有事参加不了的,需要出钱请邻村青壮年男子代替。而那些犯了村规的人是禁止参加舞龙灯的。
虹关村的背后(西边)就是有名的高湖山,有青石板路直达坨川理坑。虹关的北面顺“浙溪”往上就是传说出天子的宋村,再往上就是岭脚村,岭脚村往东叫重龙山,有青石板路直达段莘官坑,岭脚村往北就是号称“浙水之源”的浙源山,闻名天下的浙岭古驿道沿山势盘旋直达安徽地界,有吴楚分源,堆婆塚,一线泉等景点。
谢谢各位忙里偷闲品味虹关村的徽墨余香,希望这里能给各位带来好心情!各位是否发现自己身上也多了一点徽墨特殊的香味?

精彩评论3

婺源斌彬 发表于 2011-3-16 0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关村有个长人有三米多高,从2011年春季开始,虹关村又恢复了板龙灯的表演,今年春节就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小白 发表于 2011-3-23 16: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背下这些就可以当导游啦~
婺源摄影人 发表于 2011-3-23 2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可以做虹关的导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11

发布主题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流水线图形量化交易系统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3:44 , Processed in 0.041161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