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越来越火
农家乐会越来越火
在香泉、石杨等地,农民兴办农家乐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竟然成为一种“潮流”。资金有限,利用自家院落单打一主攻 “土菜”;资金充裕,就打造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一条龙的“大农家”。据统计,去年入冬以来,香泉镇平均每周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有千人次。
当天下午,悬挂着南京、芜湖等地牌照的高档小轿车将山庄前的停车场占的满满当当。据服务员推荐,去年初冬开业以来,山庄生意就一直不错,这几天更是好的出奇,每日都能接待上百位游客。
据悉,该山庄之所以这么吸引眼球,除了“土味”做得地道外,垂钓、采摘等“乐子”更是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什么人能将生意做得这么“精巧”?山庄的掌舵人叫魏邦龙,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前些年一直往返城乡间做农产品经纪。在及其“城市”紧密接触一番后,2008年,魏邦龙多方筹集资金600万元建起了农家大院。
“村里的环境显然变美丽了,春节亲朋好友来看,都挺羡慕。”星火村村民乔得奋说,自打村上办起了农家乐,农民慢慢意识到非常好的环境就是“摇钱树”,不但自觉爱护环境,还学会了“创造”环境:粪便入池。
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也有效带动其他农民增收致富。吴斌种植蔬菜已有十多载,以前每逢蔬菜上市,总要开上拖拉机进城兜售,辛苦不说,往往还卖不上好价钱。自打去年与农家山庄结对后,菜还没有从地里收上来,就被山庄预订一空,收入提高了20%以上。
以示范带动提品质 淳安发展乡村旅游“引力”大
做粿、裹粽子、打麻糍、吊酒、杀猪……日前,在淳安首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富文乡葛岭自然村,来自城里的游客们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还在村口点起了篝火堆,尽情地欢唱。
富文乡葛岭自然村是一个只有14户人家的小村,却有7户人家经营农家乐。去年,县里投资600多万元,对葛岭村的农居整治、景观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整治,使该村的整体环境、配套设施、休闲氛围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被列为淳安乡村旅游中庭院休憩型农家乐的典范。
近年来,淳安农家乐发展迅速,全县农家乐数量直线上升,已成为淳安农民的又一富民产业。然而,在农家乐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暴露出农家乐规模不够大、品质不够高等问题。为此,该县在坚持农家乐板块发展的基础上,把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作为扩规模、提品质、促发展的一个有力抓手,并结合资源特色,分别确定了庭院休憩型、民俗风情型、临湖景观型、果园采摘型、避暑养生型等5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并将示范村建设列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县财政也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除此以外,淳安县还以建风情小镇,带动集镇特色发展;以建景点园区,带动资源优质发展;以建休闲社区,带动旅游集聚发展,从而推动实现“全县景区化,旅游产业化”,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城乡统筹的主力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平台。
下一步,淳安将抓住城乡统筹的契机,在中心镇、中心村及特色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地融入旅游元素,开发旅游产品,强化镇村的宜旅功能,同时,将强化农家乐特色培育工作,通过农家乐特色业态标准实施,做足乡村旅游的特色文章。此外,对所有乡村旅游景点、休闲观光园区,按照规定进行前置审核,引导乡村旅游景点项目走精品化、高端化道路。
福建拟建万个农家乐 重点培育六大类休闲农业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11日讯 (记者 朱丽萍)今后5年,福州将形成“环城、靠山、沿海”三大乡村旅游特色板块群;福厦泉形成3个都市型休闲农业集聚中心区。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近日发布,今后5年,我省将重点培育6个休闲农业类型,加快发展3个都市型休闲农业集聚中心区,建设7个中心城市型休闲农业集中区,并拟建1万个农家乐。
一批新的乡村游景区已开放
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建共有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1个,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单位16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镇(村)2个,水乡渔村42个,森林人家330个。
截至今年9月,纳入全省“六大旅游工程”的50个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完成投资7.51亿元,完成全年时序进度的71%。旗山温泉森林度假村、沙县马岩生态休闲农庄、清流县鲜水冷泉避暑度假区等一批新的乡村旅游景区已对外营业。
为加快我省乡村游发展,省旅游局、省财政厅连续两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1700多万元,今年将继续对50多个项目进行扶持。
重点培育六大类休闲农业
福州市将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环城、靠山、沿海”三大乡村旅游特色板块群,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根据《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省将加快发展福州、厦门、泉州3个都市型休闲农业集聚中心区。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力争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培育10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县,500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休闲农业企业,2000个比较规范经营的各类休闲农业点,1万个农家乐,使休闲农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其间,我省将重点培育农事体验型、休闲农庄型、农耕文化型、农业园区型、农家乐、民俗风情型六大类休闲农业类型。福州将发挥连江、琅岐等沿海农业资源以及闽侯、永泰等山区农业资源,发展服务型的休闲农业,构筑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休闲农业集聚中心区。平潭休闲农业集中区将围绕建设生态型国际旅游岛总体布局,结合平潭农业产业与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环岛休闲渔业圈,逐步推进特色石头村落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富丽乡村”体验游、台湾精致农业观光体验游、花卉中药材养生休闲等,形成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休闲农业集中区。
另外,重点建设漳州、莆田、平潭、三明、龙岩、宁德、南平7个中心城市型休闲农业集中区,同时顺应厦漳泉同城化和区域间合作趋势,整合资源培育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河南博爱:红叶火了农家乐
深秋正是欣赏红叶的最佳季节,位于河南省博爱县的靳家岭迎来了大批游客,十万亩红叶带动了景区的红火,也带动了山区“农家乐”的发展。
游客说:“看着红叶吃着农家饭,挺不错的,在市里边享受不到的。”
为了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餐饮、购物、住宿为主的“农家乐”服务,这位饭店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十月的红叶节期间,这里生意非常好,不到一个月就有3、4万元的收入。依靠红叶等特色旅游,博爱县今年共新建了40多家家庭宾馆和饭店,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家游的发展,今年相关行业累计收入可达到5百万元左右。
江西广丰两千“农家乐”年创3.6亿 铺就致富路
“自从办起了农家乐,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一年能赚五六万,足不出户也能奔小康了。”说起一天比一天红火的生意,广丰县“红豆杉坊”农家乐的老板吴开东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像吴开东一样靠经营“农家乐”走上了致富道路。目前,该县拥有2185家“农家乐”,解决就业8631人,年创收3.6亿元。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该县大力发展“农家乐” 乡村旅游,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举措,推动“农家乐”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该县编制了县、乡两级农家乐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服务特色,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民俗、工艺和美食资源,着力开发集观光、采摘、垂钓、餐饮、文化、休闲娱乐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同时,为促进“农家乐”提档升级, 加强了对“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并对全县“农家乐”实行星级评定。目前,全县已有7家“农家乐”获批星级,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5家。
随着农家乐如火如荼地发展,该县涌现出猴狲潭、小丰、南山等一批特色鲜明、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猴狲潭自然村是国家森林公园铜钹山风景区内的一个小山村,由于毗邻九仙湖景区和铜钹湖景区,村庄被绿水环绕,出入靠竹筏、渡船,别一有番情趣,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村里虽然只有12户人家,但已有5家办起了“农家乐”。作为村里第一个“农家乐”创办者,50岁的赖志富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投资2万多元办起了‘山味园’农家乐,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如今,每年收入都超过10万。今年,我打算对自家的房子再进行装修,增加餐位和客房,接待更多的游客。”
做为乡村旅游最火的婺源县,也是农家乐做得最成功的地方,秋景之美,红叶之美,游客们享受着秋天的美景之时,还可享受到农家的美味佳肴,这正是婺源旅游成功之处。

观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旅游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大环境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不仅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影响了很多人的旅游生活状态,由此,乡村旅游一定会越来越火! |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