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一生曾两度回婺源祭扫祖墓并拜望宗族长老。第一次是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是朱熹刚刚考取进士后。当时朱熹年仅二十一岁,回婺源主要是祭扫先祖的墓地,省亲访友。在家乡,他受到了族人亲友的盛情款待,还与文 ...
朱熹一生曾两度回婺源祭扫祖墓并拜望宗族长老。第一次是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是朱熹刚刚考取进士后。当时朱熹年仅二十一岁,回婺源主要是祭扫先祖的墓地,省亲访友。在家乡,他受到了族人亲友的盛情款待,还与文士学人饮酒唱和,非常欢畅。他父亲当年举家迁移时,因盘缠拮据不得不将祖业田产全部典当了,是曾在福建为官并和朱松友好的婺源游汀人张敦颐告老还乡后,慷慨地为朱家赎回田地并将田产交由朱家管理。朱熹登门面谢了张敦颐,又看望父亲生前好友婺源韩村人余靖,有《谒表伯余宋佑祐》诗:“江上雪意满,风吹竹林平。先生但坚坐,稚子开柴荆”。又曾和内弟程洵探讨诗歌创作,指出:“学者所急,亦不在此。学者要务,反求诸己而已。《语》、《孟》二书精之孰之,求所以见圣贤用意处,佩服而力持之可也”(程敏政《新安文献志田甲卷》)。并诗赠程洵:“外家人物有吾子,我乃平生未见尝。文字只今多可喜,江湖他日莫相忘。”
未完待续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7-04
2017-01-10
2017-06-25
2019-02-09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