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徽州”改名“黄山市”的争议

2010-10-8 09:13
原作者: 佚名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20世纪末的2000年1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摘播了当天《中国消费者报》关于黄山市张冠李戴误导游客十三载的报道。14天后,20日的《法制日报》又以《黄山市到底应该在哪里》为题,一针见血地指出 ...

      20世纪末的2000年1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摘播了当天《中国消费者报》关于“黄山市张冠李戴误导游客十三载”的报道。14天后,20日的《法制日报》又以《黄山市到底应该在哪里》为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鼎鼎徽州世上如今已无你,赫赫黄山美名已被别人挂;来到‘黄山’不见黄山游人怨,欲寻徽州难觅踪影谁之过”。两篇报道殊途同归,再次提出了恢复徽州与黄山市就位的问题。

   徽州文化,不仅对中华大地有深刻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大有名望。1998年在绩溪就专门召开过“国际徽学研讨会”。徽州经济,过去也很发达,明清时期,徽商遍及华东各地,早就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州的林产品和茶叶是安徽省的经济支柱产品,“祁红”、“屯绿”是享誉国内外的名品。徽州不仅是富饶、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向往流连的旅游胜地。这一切的一切形成了徽州的辉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徽州,在1987年改制中,成立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将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撤销了1983年在黄山脚下刚刚成立的新兴旅游城市省辖县级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将徽州发祥地的绩溪划给了宣州管辖。不仅在中国地图上硬是把一座历史名城给抹掉了,原徽州地区也被搞得残缺不全。难怪高级记者李辉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惊呼“可惜从此无徽州!”   

      1987年将徽州易名为黄山市,徽州的历史被人为地割断了,并造成皖南处处皆黄山,地名严重混乱。屯溪市和原县级黄山市本来是两个好端端的市,现在都改为行政职能不伦不类的市辖区。徽州与黄山两张牌本来可以同时打,互相补,齐发展,双辉映,如今两张牌简化为一张牌,顾此失彼,既丢掉了徽州,又顾不上黄山,使得徽州经济多年得不到发展,黄山的旅游事业也远不如泰山、武夷山、张家界等地发展迅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在13年的实践中应当清醒了。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1066 回复0
上一篇:
“千丁之族、千年之家”发布时间:2010-10-14
下一篇:
田园牧歌乡村旅游区发布时间:2010-09-23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5 22:02 , Processed in 0.037676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