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里

2010-8-8 15:30
原作者: 佚名 来自: 本站原创 收藏 邀请

江湾原名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萧江第八世祖江敌迁江湾,改称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江湾自唐以来就是婺源东部重镇,是互通皖浙赣的水陆交通要塞,江湾人杰地灵,群贤辈出,孕育了以清代著名学者江永为代表 ...

    江湾原名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萧江第八世祖江敌迁江湾,改称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江湾自唐以来就是婺源东部重镇,是互通皖浙赣的水陆交通要塞,江湾人杰地灵,群贤辈出,孕育了以清代著名学者江永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名人,折射出强烈的山水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寻根溯源,江湾的初住民并非江姓,而是叶、鲍、戴等姓氏人家的居所,江姓是后来才迁入的。宰相萧遘的儿子萧祯任江南节度使,柱国上将军,总揽江南数州军事,民事,财政,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朱温叛唐,他领兵讨伐朱温不克,耻事二主。为了逃避朱温的追杀,萧祯过江后,改“萧”姓为“江”姓。萧祯从此摇身一变,隐姓埋名成了“江祯”,他的儿子江董、迁到了婺源江湾附近大畈。宋太宗时期,萧江六世主江文采把家搬到距今江湾镇不远的旃坑。100年后,八世祖江敌又放心大胆地把家搬到了水陆要道口的重镇云湾(今江湾)。原萧江宗祠永思堂占地5亩,始建于明代,毁天太平天国的战火,1924年重建,地广7亩,是近代江南70座著名宗祠中最大的一座,第二次被毁是“文革”期间的1974年。近逢盛世,2002年9月,江湾萧江宗祠第三次在原址重建,占地223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于2003年9月竣工,重建的江湾萧江宗祠,无论是建筑规模,材料运用,雕刻艺术,都是当代国内所罕见。三省堂中“三省”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它激励子孙光大谦工恭礼让“一日三省”的道德修养,三省堂,是清未民初江苏教育司司长,孙中山嘉禾勋章获得者江谦的宅第。滕家巷和“一府六院”是江南历史最悠久的古巷,它的特别之处是每块砖上都凸显一个“滕”字,几百年过去了,虽然老屋的主人不再姓滕,但墙上的“滕”字去似乎想告诉每一位游人:这里曾出过一个滕百万,和滕家当时起伏跌宕的故事,一府六院建于明代未期,三层半,原是考试的地方,一幢大房套了六幢小房,且各有天井,都能自成一家,400多年过去了,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房子倒塌,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留给大家的只有回忆和想像了。江仁庆宅是民初商人入建的房子,以门楼砖雕见长,其砖雕无论是人物、虫鱼、走兽,还是山水、花草,全是里三层外三层的镂空雕,据说公门楼砖,就花了1000块大洋,都说江湾有两片关合不拢的门,就在江仁庆宅,这两片门的传说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这幢房子要出一个大人物,要等到这个大人物回乡后,把门板削去一些,就可以合上,其实,当年主人建房,受“白虎”位不能开门位的限制,故意将两片门做成关合不拢,是一种补风水的无奈之举。江永纪念馆:江永一生没有做过一官半职,终生蛰居乡里教书著述,成就裴然,他教的北上“十里三状元”,最有名的当属清代著名学者,屯溪人戴震,江永的著作身,有27部186卷被选进“四库全书”。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2028 回复0
上一篇:
晓起发布时间:2010-08-27
下一篇:
江南第一祠发布时间:2010-08-07
推荐资讯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2-5 18:50 , Processed in 0.052361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