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称号是从唐代开始的,按唐代制度,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称状头,北宋初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 三名称榜眼。从南宋起,始以状元为殿试第一名的专称。 榜眼之名,始于北 ...
状元的称号是从唐代开始的,按唐代制度,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称状头,北宋初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 三名称榜眼。从南宋起,始以状元为殿试第一名的专称。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初,当时殿度录取的第二、三名为皆称榜眼,意为榜中之双眼,南宋始以榜眼为为殿度第二名的专称。探花之名来源于唐代的探花使,唐制,晏进士于杏花园,初会为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北宋又名探花郎。至南宋始专称殿试第一甲限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像鼎之三足,合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别称鼎元。 据有关资料表明,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其间1782年,考试达800余次,状元有620余名。 |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2017-07-04
2017-01-10
2017-06-25
2019-02-09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