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ttachment/forum/2011/4/13/13532449t7o4j8zdgvuu9m.jpg)
![](data/attachment/forum/2011/4/13/135326o113goq1h1hhj3tw.jpg)
佳能卡片机,500万像素
时间:下午3点半
天气:阴或多云
画面通透,“透气”问题。画面是焦点透视,国画多运用散点透视,尤其山水画如此。散点透视极利于虚实相生,轻重相衡,以此营钩大场景、大布局,使其气势磅礴,气贯神流,而对焦点、对细节部分的逼视,则相对容易简化、淡化。摄影作品焦点透视合乎人的视觉科学规律,极利于细节描绘,容易把观众的视线吸引收拢过来,集中一点,适于营构“特写镜头”式的、和立体感要求更高的画题。但不管运用哪种透视方式,画面“透气”,恐怕都是需要注意的。
“透气”,并不完全限于画面布局,还在于气概、气势、气度、气流、气力的表达,而且明透、暗透,都是“透”,画面很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