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旅游网 - 最美乡村 - 婺源民间故事

标题: 曦曚婺源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婺源的魂    时间: 2011-3-9 16:44
标题: 曦曚婺源行
[tr][td]  曦曚婺源行(2008年)
2008年我再次到婺源的行程
24日到景德镇,我姐到火车站接我们。
第一天到清华 住宿:清源宾馆。
第二天到 严田古樟民俗园 住宿:“聚春堂” 。
第三天还在严田古樟民俗园 住宿:“聚春堂” 。
第四天到清华,游玩另行安排(上午参观甲路伞厂、木雕厂、下午参观博物馆)
第五天到庆源 住宿古宅客栈
第六天还是住古宅客栈
第七天返回上海
D1:清华,住清源宾馆,用餐还是土鸡、荷包红鲤鱼(包锡纸的微辣)。
2006年清源宾馆酒店的老板姓许,老板人待人真挚、热情,在彩虹桥边参观他的酒厂,品尝他自制的猕猴桃酒、米酒和其它酒,酒我没买,不好意思的我看到有小鱼干,我说买点鱼干,许老板抓几把鱼干装进塑料袋送给我,卖买不成情义在。现在是人去楼空。
午睡后,沿清华新街杂货铺买瓜,零头都不算了,看到婺源人的淳朴、真诚。
D2、D3:严田古樟民俗园 住宿由姐安排。在“鱼塘人家”的“聚春堂”住了两天。严田古樟民俗园,人造的景点,模仿得真实,像苏州园林。天下第一樟。古樟的根蘖特别强盛,同一树干上生长出不同朝代的6个大枝桠,幅冠达3亩,越河过界,铺天盖地,与点缀于民俗园的诸多古朴苍劲。有了古樟、古桥点缀,严田古樟民俗园有了灵气,仿古仿得反朴归真,有回归自然的真实感受。在“鱼塘人家”住了两天,第一天晚饭后散步,黄昏的严田古樟园,溪水流过古桥,落满岁月尘埃的斑驳古桥在绿色植物的缠绕与一涧夏水的相衬下,愈发显得古韵森森,苍朴幽远,偶尔有农夫荷锄牵牛从古桥上归来,更显出田园风光,如诗如画,仿佛回到唐诗宋词水墨丹青的意境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回来时,看到古樟园散养的大白鹅,问老板娘大白鹅能买吗?能。第二天,姐又来严田,问我住的好不好。到婺源旅游就像到家一样,我每到一个景点住下,姐送其他游客路过时,就会带西瓜等东西给我吃,并再三嘱咐农家乐老板要好好照顾。中午,吃大白鹅,好家伙,满满的一大海盘。口感很好!一口咬上去有弹性,又能咬得动,即咬即化,好吃,好吃!严田古樟民俗园的老板娘淳朴、厚道。回上海时,临走时要结帐,我问村姑饭钱多少,我说否是优惠一点;村姑讲最多去掉另头,后来老板娘说十位数、个位数钱多去掉。我真是检了个大便宜,临走还拿了“鱼塘人家”,自制的辣酱。此 辣酱辣出婺源女人外柔内刚的“婺”。
D4:住清源宾馆。从严田古樟民俗园到清源宾馆的路上,随便去了“甲路”伞厂、木雕厂买了些便宜货,下午参观博物馆,晚上我爸会会婺源的老朋友。婺源甲路的纸伞自古有名,早在康熙时期,就有句民谣说“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五颜六色的纸伞,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多姿。这让我想起了戴望舒《雨巷》中的诗意,倘是烟花三月的斜风细雨中,或许还能碰上丁香一般的姑娘,撑着这样油纸伞,漫步在清幽的古巷中。




下载 (117.84 KB) 3 天前 19:02 [/td][/tr] 收藏 分享
作者: 婺源的魂    时间: 2011-3-9 16:45
D5、D6,庆源的古宅客栈詹加泉老板,北方人的身板,南方人的灵气,古道热肠。婺源是很容易让人联系到“老家”的地方。不管这“老家” 是的心中思念,还是睡梦里的想念。但到了婺源似乎有回家感觉,家就应该就是这样的,淡泊,亲切,平安,真诚。詹老板的手艺!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好吃的家常菜,一个麦香焖红肠,一个粉蒸荷包鲤鱼,有专业水准。但真真可贵的是詹老板的淡泊,亲切,真诚。姐给我联系了古宅客栈老板。2008年7月28日姐送我们到县城,詹老板来接。去庆源一路上,詹老板在高山平湖、江岭,主动停车,让我们下车拍照。江岭位于婺源县的东北面,南临古生态村晓起,东接溪头。这里坡岭起伏,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和山下盆地的农田上下呼应,东岸村和西岸村里徽派建筑的民居点缀其中,河水静静地流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构成一幅天然的诗画田园风光。清晨云雾在山间翻滚,形成颇为壮观的云海。云海沉浮,山下粉墙黛瓦时隐时现,山上梯田里的边油菜花在云雾间或淡或浓。庆源村的自然景观比沱川理坑、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更原生态。黄昏,我们沿溪而上,整个村庄的感觉不能言语。大人坐在像美人靠一样东西似乎在聊天,幼童在溪中戏水,溪中竟然还有荷包红鲤鱼,溪边的梨树结不少梨,青石板路上还掉下很多的梨,真是“路不拾遗”。这样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原生态。真令人向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说起来,婺源不是特别好玩的地方,它没有名山大川的气魄,没有峻山险岭的深幽,没有江南风光的迷人。婺源的美貌,它就像婺源的茶其貌不扬,喝上去感觉平淡无奇的,味却自然清新,回味无穷,需要细心品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游婺源,如果只用观赏风景之眼,不动文学、历史、政治之脑,那是触摸不到她的脉搏,不能品味到她的内涵的。” 《婺源文化旅游丛书》中余秋雨作的序中,余秋雨说:“ 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但是这种文化是生态文化,而不是书生圈里的高层文化。书生圈里的高层文化大多出现在城市里,往往离山川田野比较遥远。在这一点上,婺源创造了奇迹,它居然让琅琅书声与自然美景紧紧相溶,让高层学者与农夫、茶女相邻而居......我坚信,对于多数有资格的旅行者来说,他们的起点大多是名山大川,而终点往往是寻常生态。人和自然的高度融合,最具有终极性的欣赏值。”珍惜啊婺源人,珍惜老祖宗留下这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作者: 婺源的魂    时间: 2011-3-9 16:46
第二天下雨,詹老板陪我们去汪槎村看这是二棵极为奇特的雌雄银杏树。我们走进雨中,烟雨蒙蒙中,青石板路逶迤伸向田间远方,这条有溪水、古桥、绿野的青石板路非常有味道 没有嘈杂的游客,尽是溪水与鸟儿的吟唱,一派天籁之声。。一路上穿村、过山,詹老板一会走在前,一会走在后,还不停地说当心滑、当心滑,时刻为我们安全着想。 在店老板家住了两天,每天饭前有瓜子、饭后有西瓜(免费)。回上海时,早上詹老板煮上三个白糖鸡蛋为我送行,另外詹老板还送自己种的绿茶和自己做的辣酱给我。此茶和店老板一样喝上去感觉平淡无奇的,但回味无穷,此酱辣辣出店老板的真诚。回上海后才知道婺源人,家里接待来客,特别是贵客,一般都会煮上三个白糖鸡蛋敬客,叫作点心.三个鸡蛋叫三元进第。 但我也遗憾地看到,游客的对外形象、游客的精神素养并没有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物性贪婪和农民习性像疥疮一样地侵蚀着这些游客。诗曰:“优哉游哉,亦是戾矣。”——“步入中等收入”的我们,该不该来一份高看?来一份优雅和善待?有的游客自以我大城市来的趾高气昂,我是让你们赚钱的,你得好好对我服务。。“好好服务”就是脸带微笑,低首下气。游客花钱买服务,老板服务为赚钱,但你游客花钱买服务,不能买我的尊严。大家都是人,你应该尊重服务你的人,买卖之间是平等的,买的人就高贵,卖的人就下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有素质人的教养。如果碰上瘪三没教养的人,还谈什么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何必总是被人小瞧了,看扁了呢。

作者: 婺源的魂    时间: 2011-3-9 16:50
我从董事起的十几年就和老爸到处去旅游,几乎每年都到外地去游玩,去过九江、庐山、华山、嵩山、杭州、苏州、西安、延安、南昌、洛阳、龙门石窟、黄山、宏村、西递、温州、雁荡山、鹰潭、龙虎山、武夷山、张家界、凤凰城,都是自费,且独立组团。当地地接社给我一家四口配上导游、司机。在旅游业俗语称“卖猪仔”。 “卖猪仔”不吓人,吓人是不知道自己卖给谁。我和上海的旅行社签约,他们把我一家四口当“猪仔”卖给当地的地接社。但我老爸和上海的旅行社签约时就说明,卖给谁我不管,如果地接社服务违约,上海的旅行社要加倍赔偿。玩到那里,就住到那里。用餐、游玩、买东西,从没有被宰过、从没有被忽悠过。第一,出发前先做做功课上上旅游地的网站,了解一下行情,那你不会有被骗、被斩的感觉。如果你自己考虑不周到,花钱买气受。那就是俗语说天做孽犹可怜,自作孽不可怜。第二,尊重服务你的人(导游、司机)。 去婺源玩千万不要跟团,“上车打瞌睡,下车赶鸭子,”的“赶鸭 团队”。它貌似自残自虐的“越狱游”的游客,一天要玩三、四个景点,已彻底沦为一种极速流窜和纵情逃逸,天天从“鸡叫玩到鬼叫”,只记得大巴士不停地奔,新景点不断地换,大群男女披头散发地被导游的破鸭嗓呱呱地撵,慌张得一如小狗撒尿,洒几滴就走人,到后来完全抱头鼠窜:“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排队尿尿,结果除了游客的眼袋坟起、两颊深陷、步履蹒跚和舌头肥大外。这样游客像们逃犯,所以叫“越狱游”。哪像你们这也是旅游,这是逃犯“越狱”后亡命的逃穿啊。  旅游前先做做功课上上网站,了解一下行情,那你不会有被骗、被斩的感觉。如果你自己考虑不周,花钱买气受,那就是俗语说的:天作孽犹可怜,自作孽不可怜。




作者: 小白    时间: 2011-3-9 17:27
真给力,08的游记哦。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3-9 17:32


  鼓掌

作者: 婺源斌彬    时间: 2011-3-9 18:27
姚老师是婺源通,也是婺源旅游的支持者。

作者: 庆源小学詹老师    时间: 2011-4-23 00:09
顶一下




欢迎光临 婺源旅游网 - 最美乡村 - 婺源民间故事 (https://www.wy16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