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旅游网 - 最美乡村 - 婺源民间故事
标题:
悠悠老街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清华人
时间:
2011-4-16 17:57
标题:
悠悠老街情
这几日因工作的需要,我每天都行走在清华老街上。从上街到下街,从下街到上街,如此反复。
老街三里长,已有千年的历史,位于星江河的上游清华镇。清华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其中“华照增辉”还以老街为名。
上街的入口处称“横街”,在拐弯过后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街、中街和下街。整条街呈“丁”字形,全用两尺见宽的青石板铺就而成,是古代浮梁通往屯溪的必经之路。全街有“九井十二巷”,十二巷目前依旧在,如“油炸巷”、“通井巷”“彩虹巷”等,而九井目前已剩两井,分别在中街和下街,上街的“三斗停”虽已不复存在,但在老街下面的三座暗桥依然保存着。
《琵琶行》中“伤人重利轻别离,前夜浮梁买茶去。”中浮梁卖的茶大都是徽州绿茶,徽州茶大多由此运往浮梁,浮梁的瓷器又经此运往屯溪,老街上那些那样密匝的店门足见当年老街繁华的场面。店门全用杉树拚制而成,白天卸下营业,晚间拼好关门。人们称为“上店门”和“下店门”。
为方便挑夫行走,整条街不见有一个台阶,这在江南的老街里是不多见的。只在下街处建有半个台阶,和整条街的落差并在一起,合为一台阶,寓有向上之意。
传说岳飞领兵征战李成时路经老街,驻扎此地,见当地火灾频繁,于是率将领在下街“半台阶”处出挖掘一方塘,以供救火时水源之需。使得“丁”字街呈“可”字街,目前在方塘的正壁上还留有岳飞临别的诗句:“提戈闲事寄南征,一宿殷情见主情。凤阁龙楼依日月,金书玉卷璨星辰。笑谈樽俎如吾兴,带励山河待尔盟。此去长安天路近,冥鸿早夕寄社声。”
漫步行走在老街上,踏着青青的石板路,感受着她的恬淡、悠闲;沉静、淡然,漫长岁月的幽静在这浣去了尘世的喧嚣。岁月蹉跎,经历着风霜雨雪的洗刷,在岁月中无声无息地流淌,让人心头忍不住浮起怀旧的思绪,驻足凝望。
这里的每一个门楼都是一首诗,向您诉说着她往日的辉煌;每一扇窗都是一幅画,向您展现她昔日的风采。那高高低低的马头墙、鳞次栉比的粉壁黛瓦和精美别致的“三雕”又像是一首歌,一首充满徽韵的民歌,向您倾诉她不泯的徽州情结。
在这阴雨三月,老街像是一架古老的琴。大大小小的雨珠,由轻而重,轻轻重重的敲打着老街的青石板上,奏出歌曲的轻音,轻盈而流畅;那一股股细流沿瓦槽屋檐潺潺泻下,又像是歌曲中的重音,激情而奔放。这琴音流过小街,飘荡在游人的心中,让人如痴如醉,感受着江南的缠绵与多情。
作者:
清华人
时间:
2011-4-16 18:00
作者:
清华人
时间:
2011-4-16 18:02
作者:
田野
时间:
2011-4-17 19:23
老街需要保护
欢迎光临 婺源旅游网 - 最美乡村 - 婺源民间故事 (https://www.wy16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