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会诊”白水洋商讨治理方案 治水将分两步走

2011-9-6 09:40
原作者: 佚名 来自: 不详 收藏 邀请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2日讯(记者 朱丽萍 王烽) 上游宁(德)武(夷山)高速施工,难免破坏山体,加之上游非法采砂场 将采砂洗石的黄泥直排小溪,素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美誉的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被刷成了黄水洋。记 ...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2日讯(记者 朱丽萍 王烽) 上游宁(德)武(夷山)高速施工,难免破坏山体,加之上游非法采砂场 将“采砂洗石”的黄泥直排小溪,素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美誉的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被“刷”成了“黄水洋”。记者昨日就此进行回访,相关方面称,整治方案分短期及长效两步走,保证10月前彻底解决白水洋上游因宁武项目建设影响水源水质问题。(相关新闻:屏南县白水洋变成“黄水洋” 非法采沙泥水入洋)

白水洋的水质颜色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这涉及世界级旅游品牌保护问题。在白水洋之前取得世界级旅游品牌“证书”的武夷山、泰宁景区曾同样面临此类问题考验,它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措施,实现“双赢”的呢?

24个应急沉淀池已经全部完成

“白水洋的灵魂是水。”屏南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本报的报道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白水洋的水质问题引起了省里诸多职能部门的重视,就在9月1日,包括省住建厅、省国土厅、省高指在内的诸多部门再度聚首白水洋,就落实改善白水洋水质问题多次会商并拿出初步方案。

福建南平宁武高速有限公司杨源代表处主任黎朝辉也告诉记者,治理白水洋水质分短期治理以及长效治理两步走。“福建省高速指挥办已于8月25日和27日在政和杨源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对解决白水洋上游因宁武项目建设影响水源水质问题提出明确时限要求。”据称,短期治理方面,8月2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仅建好12个应急沉淀池,目前白水洋的上游翠溪以及杨源溪河道的24个应急沉淀池已经全部完成。同时,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上裸露的土堆已全部用土布覆盖,并进行绿化;还将尽快做好路基防护,做好集中排水、日常清理,并加强绿化。从检查结果来看水质已明显好转。

长效治理方面,现在已经用混凝土做好3个永久性的水坝,第4个水坝正在建;还将建两道三级沉淀池,污水经过沉淀、过滤才能被排放进小溪。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对河道的边坡以及桥梁底下等被破坏的原始植被,进行绿化全面覆盖。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移至上方按钮打赏作者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粉丝0 阅读627 回复0
推荐资讯
东方财富机构监控和散户监控指标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Get更多资讯

Powered by 最美乡村! © 婺源旅游 | ( 赣ICP备19013634号 )|网站地图| 赣公网安备 36113002000140号i> | 👀 | 👦 | 📄

GMT+8, 2025-4-24 21:32 , Processed in 0.037332 second(s), 37 queries .